[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1673.2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云;刘兆辉;邵波;刘峰;王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蛋白 清洁加工 变性 豆粕 蛋白 产品安全性 蛋白质溶液 抗营养因子 后处理 传统大豆 蛋白产品 化学试剂 加热萃取 口感风味 绿色健康 中和工艺 豆腥味 高纯度 肽产品 醇洗 低钠 可用 酸沉 清洁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豆粕水洗及分离、水洗豆粕加热萃取、蛋白质溶液后处理。该清洁加工方法在大豆蛋白的加工过程中,无酸、碱的使用或极大程度减少了酸、碱的用量,减少产品与化学试剂的接触,使加工过程更加绿色健康,产品安全性更高,产品更加清洁;另外,未变性粕产品蛋白含量提高至94.72%,可作高纯度蛋白应用于特定领域,如肽产品生产。变性粕经过高温或醇洗处理后,极大程度降低了豆腥味、抗营养因子含量,口感风味好,可用于食品多种领域。该发明产品因减少了酸沉中和工艺,因此产品较传统大豆蛋白产品钠含量(灰分)低,为低钠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蛋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卫生与人们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绿色食品是食品发展的主流方向,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不仅包括食品本身的安全及卫生要求,还包括其生产加工过程的“零浪费”和“绿色加工”等,因此,绿色食品理念对农作物加工等行业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其含有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量符合人体需求量,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不仅如此,大豆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大豆蛋白还兼具来源广、价格低等特点。
现有的大豆蛋白加工方法主要以碱溶酸沉法、膜过滤法进行蛋白质提取;其中,碱溶酸沉法生产的大豆蛋白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化学试剂,因此使其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工业污水处理成本高,热能、电能等能源浪费严重,加之生产成本的透明化,一系列问题使生产者生产成本高、负担过重、利润微末,不利于大豆蛋白的绿色加工。
为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膜过滤的方式逐渐出现,然而,在使用膜过滤方法时,过滤过程中经过多次膜过滤、离子交换等处理,使其具有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同时,获得的产品纯度受工艺影响严重,产品的功能性需要进一步改善;增加了生产成本,不符合绿色加工的理念。
除了对绿色加工进行了改进,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大豆蛋白在食用过程中的口感和气味,也进行了各种技术改进,如将豆粕进行改性,改性后采用醇提、然后用碱溶酸沉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加工过程;在采用醇提和碱溶酸沉的方式处理后,获得的目标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所得产品无豆腥味、风味良好,但是在加工过程中,仍使用了化学试剂,对于产品的绿色加工方面仍无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该清洁加工方法在大豆蛋白的加工过程中,无酸、碱的使用或极大程度减少了酸、碱的用量,减少产品与化学试剂的接触,使加工过程更加绿色健康,产品安全性更高,产品更加清洁;另外,未变性粕产品蛋白含量提高至94.72%,可作高纯度蛋白应用于特定领域,如肽产品生产。变性粕经过高温或醇洗处理后,极大程度降低了豆腥味、抗营养因子含量,口感风味好,可用于食品多种领域。该发明产品因减少了酸沉中和工艺,因此产品较传统大豆蛋白产品钠含量(灰分)低,为低钠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豆粕水洗及分离、水洗豆粕加热萃取、蛋白质溶液后处理。
上述大豆蛋白的清洁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豆粕水洗及分离:将豆粕原料与低温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然后分离,获得水洗豆粕,备用;
(2)水洗豆粕加热萃取:将水洗豆粕与热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对水洗豆粕进行萃取,然后离心,分离豆乳与豆渣,获得大豆蛋白溶液;
(3)蛋白溶液后处理:将大豆蛋白溶液均质、杀菌处理后,可根据需求进行浓缩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