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0831.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刘江云;李蒙;黄晓雷;赵磊;李晶晶;陈晶磊;陈喜华;谢莲;蒋小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08 | 分类号: | C07H1/08;A61K36/47;A61K31/7048;A61P3/10;C07H17/07;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脷叶总 黄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选取龙脷叶药材的干燥叶,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获得龙脷叶的提取液;将龙脷叶的提取液减压回收,浓缩至无醇味,获得龙脷叶醇提浸膏;将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混悬过滤,获得龙脷叶醇提上清液,将龙脷叶醇提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获得龙脷叶萃取水层;龙脷叶萃取水层经ODS减压柱层析,以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获得龙脷叶总黄酮。本发明方法其方法简单、对实验材料要求低,易操作;龙脷叶总黄酮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总黄中的六个黄酮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正常肺泡细胞安全,可以用于抗糖尿病药物的制备,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系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又名龙舌叶、龙耳叶,原产于越南北部,马来半岛有栽培,在我国多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地区常将龙脷叶作为食疗药材使用,其味甘、淡,性平,有清肺除热、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及便秘等疾病,龙脷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但是目前市场上对此块研究不多,一些研究者通过化学反应鉴别龙脷叶可能含有糖、皂苷、鞣质、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等化学成分,另一些研究学者从龙脷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油酸酯、β-谷甾醇、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月桂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豆甾醇、槲皮素、山柰酚、己糖衍生物等化合物。还有一些研究学者药理研究表明,龙脷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等炎症模型具有抗炎活性,以及抗急性肺损伤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抗菌等作用,并且,龙脷叶安全、无毒,广东广西等民间地区常将其作为食疗药材使用。但是龙脷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物质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选取龙脷叶药材的干燥叶,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获得提取液,所述提取次数为两次,每次提取2小时,将两次获得的所述提取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合并,获得龙脷叶的提取液;
(2)将所述龙脷叶的提取液减压回收,浓缩至无醇味,获得龙脷叶醇提浸膏;
(3)将所述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混悬过滤,获得龙脷叶醇提上清液,将所述龙脷叶醇提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保留萃取得到的水层,经减压浓缩,获得龙脷叶萃取水层;
(4)所述龙脷叶萃取水层经ODS减压柱层析,以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30%甲醇洗脱去除杂质,收集50%甲醇洗脱液,回收溶剂,获得龙脷叶总黄酮。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叶与95%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所述龙脷叶总黄酮经ODS减压柱层析,分别以35%甲醇,50%甲醇洗脱,得到35%甲醇洗脱物和50%甲醇洗脱物,将所述35%甲醇洗脱物用75%乙醇溶解,经凝胶Sephadex LH-20柱、75%乙醇洗脱,获得山柰酚-3-O-β-D-龙胆二糖苷、槲皮素-3-O-β-D-龙胆二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将所述50%甲醇洗脱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检测,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45%甲醇洗脱,获得山柰酚-3-O-β-D-葡萄糖(1-6)-β-D-(2-去氧)葡萄糖苷,再用50%甲醇洗脱,获得化合物山柰酚-3-O-β-D-(2-去氧)葡萄糖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杜仲饮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刺猴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