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014.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B29C45/27;B29C45/4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魏蓓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汽车立柱 外饰板 定模 注塑模具 动模 背靠背设置 产品合格率 高光面 加强筋 缩水痕 旋转台 分模 合模 受限 模具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模具包括PMMA定模、ABS定模和一对动模,该对动模之间通过旋转台背靠背设置,该对动模均可分别与PMMA定模、ABS定模合模或分模。采用的注塑方法为先注塑PMMA面,后注塑ABS面。本发明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使用,用于汽车立柱外饰板先注塑PMMA,再注塑ABS工艺,成型后的产品高光面无缩水痕,产品的加强筋厚度不受限,产品合格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生产汽车高光立柱外板的工艺采用的是先注塑ABS,再注塑PMMA,其生产所使用的模具行业中习惯称为正装模具。在本说明书中,ABS是指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PMMA是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汽车高光立柱外板1是一种板状机构,其整体形状大致如附图1所示的形状。其中一侧面为高光顺滑的PMMA面,另一侧面为具有加强筋、凸起等不规则形状的结构件。若采用传统工艺(先成型ABS面,再成型PMMA面)及其模具生产出来的立柱外板,由于ABS注塑后存在凸起的射胶点或者加强筋,很容易出现高光面缩水痕的现象,另外采用传统模具,由于先流塑ABS后注塑PMMA会极易导致银纹及冲痕的出现,。因此为避免凸起部位对高光的PMMA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限制加强筋厚度的方式来避免对高光面的影响,但是因此又会导致强度受限。即便如此,产品合格率也仅在80%左右。如果强制将筋厚度加厚,则高光面会出现缩水痕,严重影响外观。为避免影响外观,现有技术只能将加强筋设计得很薄,但是由此又会造成强度难以保证,如此矛盾很难避免。为此,如何开发一种新生产方法和生产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是本申请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包括PMMA定模、ABS定模和一对动模,该对动模之间通过旋转台背靠背设置,该对动模均可分别与PMMA定模、ABS定模合模或分模。
动模包括母模仁,在母模仁相对定模的一侧设有设有形状和大小与待注塑的产品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型腔高光面。
PMMA定模包括第一热流道板、第一顶针板和第一公模仁,在第一公模仁上相对型腔高光面的第一型腔面;第一顶针板设于第一热流道板上,在第一顶针板和第一热流道板之间设有若干压缩弹簧;在第一顶针板上垂直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回针和正顶杆,第一回针位于第一顶针板的四角,正顶杆分布于第一顶针板的中部,正顶杆的上端延伸穿过型腔面。
ABS定模包括第二热流道板、第二顶针板和第二公模仁,在第一公模仁上相对型腔高光面的第二型腔面;第二顶针板设于第二热流道板上;在第二顶针板上固定连接若干倾斜设置的斜顶杆,斜顶杆分布于第二顶针板的中部,斜顶杆的上端延伸穿过第二型腔面;在第二公模仁的两侧设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伸缩杆与第二顶针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来带动第二顶针板移动以使斜顶杆的上端面相对第二型腔面齐平或者凸出。
进一步的,在动模的两侧靠近成型高光面的两端设有第二油缸,在第二油缸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压块,油缸带动压块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型腔高光面,以将成型后的产品限位在母模仁上或者从母模仁上释放。
进一步的,在第一热流道板上设有第一热流道系统,第一热流道系统的PMMA注塑端穿过第一顶针板和第一公模仁至第一型腔面的一端;在PMMA定模的底部中央设有PMMA注塑进料口,PMMA注塑进料口与第一热流道系统贯通。
进一步的,在正顶杆的顶部设有第一顶块,在第一型腔面上对应第一顶块设有与第一顶块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第一穿孔,第一顶块容纳在第一穿孔内;当PMMA定模和动模合模后,第一顶块的表面与第一型腔面的表面相齐平;当动模脱离PMMA定模时第一顶块的表面相对第一型腔面的表面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