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014.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B29C45/27;B29C45/4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魏蓓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汽车立柱 外饰板 定模 注塑模具 动模 背靠背设置 产品合格率 高光面 加强筋 缩水痕 旋转台 分模 合模 受限 模具 成型 | ||
1.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PMMA定模、ABS定模和一对动模,该对动模之间通过旋转台背靠背设置,该对动模均可分别与PMMA定模、ABS定模合模或分模;
所述动模包括母模仁,在所述母模仁相对定模的一侧设有设有形状和大小与待注塑的产品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型腔高光面;
所述PMMA定模包括第一热流道板、第一顶针板和第一公模仁,在所述第一公模仁上设有相对所述型腔高光面的第一型腔面;所述第一顶针板设于所述第一热流道板上,在所述第一顶针板和所述第一热流道板之间设有若干压缩弹簧;在所述第一顶针板上垂直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回针和正顶杆,所述第一回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的四角,所述正顶杆分布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中部,所述正顶杆的上端延伸穿过所述型腔面;
所述ABS定模包括第二热流道板、第二顶针板和第二公模仁,在所述第一公模仁上设有相对所述型腔高光面的第二型腔面;所述第二顶针板设于所述第二热流道板上;在所述第二顶针板上固定连接若干倾斜设置的斜顶杆,所述斜顶杆分布于所述第二顶针板的中部,所述斜顶杆的上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型腔面;在所述第二公模仁的两侧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杆与第二顶针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来带动所述第二顶针板移动以使所述斜顶杆的上端面相对所述第二型腔面齐平或者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模的两侧靠近所述成型高光面的两端设有第二油缸,在所述第二油缸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压块,所述油缸带动所述压块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型腔高光面,以将成型后的产品限位在所述母模仁上或者从所述母模仁上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热流道板上设有第一热流道系统,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的PMMA注塑端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和所述第一公模仁至所述第一型腔面的一端;在所述PMMA定模的底部中央设有PMMA注塑进料口,所述PMMA注塑进料口与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顶杆的顶部设有第一顶块,在所述第一型腔面上对应所述第一顶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顶块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顶块容纳在所述第一穿孔内;当PMMA定模和动模合模后,所述第一顶块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型腔面的表面相齐平;当动模脱离PMMA定模时所述第一顶块的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型腔面的表面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热流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下表面抵制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顶杆的顶部设有第二顶块,在所述第二型腔面上对应所述第二顶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顶块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顶块容纳在所述第二穿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热流道板上设有第二热流道系统,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的ABS注塑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和所述第二公模仁至所述第二型腔面的中部;在所述ABS定模的底部中央设有ABS注塑进料口,所述ABS注塑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二顶针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高光面的数量为一对,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母模仁上;对应的,所述第一型腔面和所述第二型腔面的数量也分别为一对。
10.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注塑步骤包括:(1)首先进行PMMA高光面注塑成型,即将PMMA定模与动模合模,结合注塑机,将PMMA注塑料射入PMMA定模与动模之间的型腔内完成PMMA高光面注塑;(2)将PMMA定模与动模分模,注塑完成的PMMA高光面固定在动模上,将动模旋转180°后与ABS定模合模,结合注塑机,将ABS注塑料射入已经成型的PMMA高光面与ABS定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完成ABS面的注塑;(3)将ABS定模与动模分离,取出注塑成型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