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4671.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玮;朱晓军;邹洁;徐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1N33/02;G06N3/08;G06N5/04;G06F16/2455;G06F16/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食品检测 多功能营养 质量分析模块 判定模块 推理规则 质量分析 食品成分检测 数据对比模块 质量分析结果 中央控制模块 酸碱度检测 检测模块 食品风味 食品检测 食品领域 食品企业 食品色泽 推理方式 显示模块 信息采集 种类食品 生产链 构建 评定 生产 预测 分析 | ||
1.一种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食品成分检测模块利用食品成分检测设备检测营养保健食品成分数据;通过食品色泽检测模块利用影像设备采集营养保健食品图像获取食品色泽数据;
步骤二,通过食品酸碱度检测模块利用酸碱检测仪检测营养保健食品的酸碱度数据;
步骤三,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数据对比模块利用对比程序将检测的数据与食品标准数据进行对比;
步骤四,通过风味判定模块利用判定程序对营养保健食品风味进行判定;
步骤五,通过食品质量分析模块利用分析程序根据对比结果分析营养保健食品的质量;
步骤六,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检测的营养保健食品成分、色泽、酸碱度、质量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的风味判定方法如下:
(1)构建食品数据库,并从数据库中加载气味信息数据和滋味信息数据并分别对两种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处理成结构化的数据,分别记为气味信息向量和滋味信息向量;
(2)训练线性模型,将已经结构化的气味信息向量及其对应的人工感官评定等级分别作为线性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对线性模型进行多次的迭代训练,得到一个训练好的线性模型;
(3)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将已经结构化的滋味信息向量及其对应的人工感官评定等级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次的迭代训练,得到一个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4)评定食品风味等级,对需要进行风味评定的食品的气味信息数据和滋味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处理,将气味信息向量输入到线性模型中,将滋味信息向量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中,分别得出气味评定等级k1和滋味评定等级k2,综合两个模型中的评定等级,得到最终的食品风味评定等级k,其表达式为θ1和θ2分别表示加权平均的参数,表示向下取整的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的食品质量分析方法如下:
1)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食品生产链,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模型;
2)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推理机制;
3)建立食品质量分析模型,分析所述食品质量分析模型获取食品质量分析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模型的步骤包括:
A、根据食品生产链确定本体的构建领域;
B、从原材料进货、原材料存储、原材料运输、食品加工、成品存储和成品运输进行本体术语获取;
C、自上而下,先提取本体的顶级概念,再逐级提取本体概念;根据提取的本体概念,建立本体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本体中定义本体的属性,获得所述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模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推理机制的步骤包括:采用SWRL建立本体推理规则,将SWRL规则和本体转化为Jena推理机进行推理,获取本体中的隐形数据并监测本体的不一致性,最后将推理出的数据写回到本体库中;
建立食品质量分析模型的步骤包括:
通过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层,存储与食品和食品质量相关的数据息,包括本体建立时的数据和通过推理获取的数据;
通过构建食品质量分析的信息获取层,自动获取或者人工检查获取分析食品质量所需的信息;
通过构建食品质量分析层,为信息获取层中的信息贴上标签序列,通过属性为各个实例、以及各实例和食品质量之间建立对应的逻辑关系,解析实例综合的输出信息,形成检索条件,根据检索条件对食品质量分析本体库进行检索,最终实现食品质量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