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漠公路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23512.9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梅卫锋;王珏;张红光;田岱松;刘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沙漠 公路 施工 方法 | ||
1.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包括自下至上铺设路基、基层、面层,其特征在于,铺设路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基坑,并将沙漠沙堆到基坑内,整平,向表面均匀喷撒水至浸透1/2-3/4厚度,静置后形成水浸沙基;
步骤二、在水浸沙基外表面铺设混凝土,在混凝土凝结成型前插设多个定位桩,以形成具有定位桩的包覆层,其中,多个定位桩分设于包覆层宽度方向的两端、且位于同一端的定位桩沿公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步骤三、在包覆层位于公路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拼接钢板,任一拼接钢板沿公路宽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包括端部对接呈L型的水平部和竖直部,两个拼接钢板水平部的端部相对设置,其中,任一拼接钢板水平部设有用于使公路同侧定位桩穿过的定位孔,多个定位桩一一对应穿过定位孔;
步骤四,在每个拼接钢板水平部上方支模并浇筑水凝砂浆形成第一砂浆座,其中,所述砂浆座的顶面高于拼接钢板竖直部的顶面;
步骤五,在沿公路中线延伸方向支模并浇筑水凝砂浆形成第二砂浆座,其中,第二砂浆座至两个第一砂浆座的距离相等,第二砂浆座顶面低于第一砂浆座顶面;
步骤六、在沿公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组分力组件,每组分力组件包括关于第二砂浆座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力机构,每个分力机构包括:
两个内圆筒,所述内圆筒的顶端开口、底端呈锥状,两个内圆筒均在混凝土凝结成型前预先插设于包覆层;
两个外圆筒,所述外圆筒的顶端开口、底端向内缩合形成使内圆筒顶端穿过的穿孔,两个外圆筒通过穿孔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内圆筒外周、且底端与所述包覆层抵接,其中一外圆筒的外侧与拼接钢板水平部的端面、及第一砂浆座侧面抵接,另一外圆筒的外侧与第二砂浆座的侧面抵接;
拱形钢板,其包括沿所述公路宽度方向设置的拱形部、分别位于拱形部两端的L形固接部,所述L形固接部包括端部对接的竖板和横板;
其中,向所述外圆筒内浇筑水泥砂浆至与外筒顶面齐平,所述拱形钢板的两个横板分别架设于两个外圆筒顶端且与外圆筒间通过螺栓连接、其中一个竖板与第一砂浆座抵接并通过螺栓连结、另一个竖板与第二砂浆座抵接并通过螺栓连结;
步骤七、向第一砂浆座、第二砂浆座、包覆层形成空间内填充沙漠沙,整平后均匀喷撒水,静置后形成加强沙基,其中,加强沙基的顶面高度低于第二砂浆座顶面高度且高于拱形钢板顶面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铺设包覆层的方法为:取沙漠沙置于搅拌机内加入沙漠沙总重量15-20%硅酸盐水泥、占硅酸盐水泥50-60%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沿水浸沙基外表面铺设并压实整平,形成包覆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公路长度方向任意相邻两组分力组件间的距离为3-3.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基层的方法具体为:在两个第一砂浆座、加强沙基顶面形成空间内填充水泥稳定碎石,形成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顶面高度等于第一砂浆座的顶面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面层的方法具体为:在水泥稳定碎石顶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中粒式沥青混泥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顶端螺设螺帽,所述螺帽顶端固接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周半径大于所述定位桩的外周半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拼接钢板包括多个钢板,每个钢板包括L型本体部、位于L形本体部一端的L形连接部、位于L型本体部另一端的板状连接部,每个L形连接部贯穿具有上孔体,每个板状连接部贯穿具有下孔体,任意相邻两个钢板的L形连接部与板状连接部匹配对接,且对接的上孔体和下孔体配合形成穿孔,以使任一拼接钢板的多个钢板通过定位桩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35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