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电机控制器并联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16905.7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魏文;闫向峰;蔡日友;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器 并联 系统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机控制器并联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并联系统包括多个通过同步通信总线相连的电机控制器、协议转换装置和远程监控装置,每一电机控制器包括同步通信单元和监控数据处理单元,且所述监控数据处理单元在所述电机控制器与协议转换装置直接连接时处于监控使能状态,其中:所述同步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同步通信总线发送控制数据和监控数据,并从所述同步通信总线读取其他电机控制器发送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监控使能状态下获取所有电机控制器的监控数据并发送到所述协议转换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在任一节点均可完成监控数据的采集,简化了远程监控在并联电机控制器系统中应用的拓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施例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电机控制器并联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常用于工业控制现场,通过多台电机控制器的并联分担负载功率、灵活搭建各种功率容量的应用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并联的电机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及统一远程监控对于现场应用意义非凡:多台电机控制器的并联网络中,不同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方案需要相互配合,不同电机控制器所需软、硬件接口资源存在差异,因此通过电机控制器通信网络之间的快速数据交互达到电机控制器的同步控制和软硬件接口资源共享至关重要;并联网络中的电机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记录和实时查看可帮助用户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快速定位现场问题、提前预测故障,因此借助并联通信网络实现电机控制器的远程统一监控对工业控制现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并联的多台电机控制器的数据交互方案多采用主从通信的方式实现,即由专门的主机负责发送同步指令,从机在接收到主机命令后发送数据,但该方案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通信网络中的电机控制器节点数量和单一节点所交互的数据通道数目均无法灵活配置,且单一通讯节点无法收集到整个通信网络中其他节点数据,因此无法直接支持整个通信网络数据的统一远程监控。
例如,公开号为CN 109507949A的中国专利申请揭露了以下方案:多台变频器通过MODBUS现场总线组成同步通信网络,每台变频器与MODBUS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单片机与MODBUS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在该方案中,通信网络中的各节点传输的数据量固定,通信网络很难扩展,且通信网络的数据必须在通信网络中接入单片机才能采集到全部数据,增加了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的成本和布线复杂度。
公开号为CN106411184 A的中国专利申请揭露了以下方案:伺服电机驱动模块之间的数据同步借助同步串行差分总线实现,而电机控制器的运行状态等参数则借助工业以太网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交互,由PLC采集电机控制器数据,进而与远程终端机的监控模块交互,实现远程监控。该方案中,控制网络与监控网络分开处理,使操作现场的网络拓扑结构较为复杂,不同控制器模块之间的资源共享很难实现,借助PLC采集电机控制器数据增加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成本。
公开号为CN105978554 B的中国专利构建了一种多个并联逆变单元组成的载波同步总线网络,网络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地位平等,无需区分主从机,借助可编程逻辑器件同步模块保证总线上各节点的数据同步。该方案中,同一节点的同步周期相同,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与实时性要求低的数据都只能通过一种通信周期同步,限制了数据同步的灵活性。
另外,在现有方案中,电机控制器硬件接口资源的扩展多通过扩展卡或者借助PLC实现,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接口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的布线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并联网络中因采用主从通信方式导致灵活性不足、无法直接支持整个通信网络数据的统一远程监控,以及因采用扩展卡或者借助PLC实现接口资源的扩展,并导致接口资源浪费、现场布线复杂度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电机控制器并联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