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醇硝酸酯及其对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2802.3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三艾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3/04 | 分类号: | C07C203/04;C07C201/02;A61K31/09;A61P9/12;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 I ) 心脑血管病 可用 有机一氧化氮 立体异构体 康复 机体运动 降低血压 类化合物 血液循环 一氧化氮 多元醇 硝酸酯 供氧 骨质 前体 愈合 骨头 体内 血管 体力 传递 治疗 恢复 | ||
多元醇硝酸酯及其对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式(I)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其中:R1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R2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R3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特殊有机一氧化氮前体类化合物,其可用于传递一氧化氮(NO)到体内。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已经显示出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和供氧,降低血压,提高机体运动功能,恢复体力;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可用于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和化合物已经显示出改善骨质密度和骨头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氧化氮化合物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元醇硝酸酯及其对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用 途。
背景技术
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正以每年二百万人的死亡速度危害着人类,在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 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并且中国人中风的平均年龄只有66岁,且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 通常认为脑中风的发生是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深层次 的原因都与人体血液循环障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血液循环直接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直接 给细胞供血、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将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 等带出体外。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食用垃圾食品等,则会导致血液中存在酒精、尼古丁、药物 残渣、化学残留物,还包括大量自由基、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残留物、输液微颗粒等,它们不但 使血管壁变厚,还会堵塞血管,造成体内循环障碍。
一氧化氮作为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发现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一氧化氮能松弛血管平滑肌, 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确保心脏的足够供血,调整血流至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它还能补充血管营养,防 止血管硬化衰老,让血液轻松畅快地在血管里流动,防止脂肪、胆固醇等沉积物黏附于血管壁,抑制血管 壁增厚,阻止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减少血管堵塞的机会,这样血管就会重新变得柔韧有弹性, 舒张自如,从而使心脑血管保持长久的健康。从心脑内科学角度说,人类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脏病, 预防脑梗和中风后遗症等脑部疾病,最好的办法是补充一氧化氮。同时,一氧化氮有修复和改善骨骼肌的作用,能促进肌体恢复和伤病康复、提高运动能力和恢复体力。
现有药物硝酸甘油对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因为在体内能迅速生成一氧化氮,但代谢快,存在时间 短,并产生头痛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醇硝酸酯及其对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用途,能缓慢、持 续地在体内产生充足的一氧化氮,从而促进心脑血管病的康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式(I)化合物
或其立体异构体,其中:
R1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
R2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
R3选自ONO2、CH2ONO2、Cn”H2n”+1OH、CH2CH2CH3或H;
其中:
n是从0到9的整数,n’是从0到9的整数,和n”是从0到9的整数,且n+n’+n”≤9,且R1、R2和 R3中的至少一个是选自由ONO2、CH2ONO2和它们的组合所组成的组中的硝酸酯。
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包括给予治疗有效量的具有下式的组合物:
式(I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三艾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三艾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2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