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可移动式钢筋折弯成型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8848.8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02;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 地址: | 4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人机对话界面 折弯成型机 校直机构 折弯机构 控制器 折弯 小型可移动式 裁断机构 驱动机构 行进 输出端连接 参数控制 建筑工地 金属构件 控制器电 人工辅助 折弯成型 自动作业 输出端 输入端 裁断 校直 费力 传输 驱动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可移动式钢筋折弯成型机,包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钢筋行进;校直机构,钢筋从校直机构的输入端行进至输出端、以对钢筋校直;折弯机构,用于将校直完成后的钢筋进行折弯,折弯机构与校直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裁断机构,用于将折弯完成后的钢筋裁断;控制器;人机对话界面,人机对话界面与控制器电连接。如此设置,工人通过人机对话界面设定金属构件的形状、各部位尺寸、折弯角度、进料速度等参数,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参数控制驱动机构、折弯机构和裁断机构进行自动作业,大大提高制作效率,从而解决了目前钢筋折弯成型需要人工辅助、费时费力、效率低,现有钢筋折弯成型机的尺寸大、不能应用于建筑工地现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筋行业混凝土构造柱中各种箍筋和锚筋的构件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可移动式钢筋折弯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建筑行业的钢筋构件,一般都需要人工辅助弯折成型,都是在工地先把整盘的钢筋校直,按计算出来的尺寸截断,再逐个的弯曲成型,校直成型是分开的,效率很低,一般用在较小的建筑工地,现有钢筋弯折成型机的裁断方式一般都采用剪切方式,占用空间大,增大了机壳的外形尺寸,不便在建筑工地现场应用。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钢筋折弯成型需要人工辅助、费时费力、效率低,现有钢筋折弯成型机的尺寸大、不能应用于建筑工地现场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可移动式钢筋折弯成型机,以解决目前钢筋折弯成型需要人工辅助、费时费力、效率低,现有钢筋折弯成型机的尺寸大、不能应用于建筑工地现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可移动式钢筋折弯成型机,包括: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钢筋向前行进;
校直机构,钢筋从所述校直机构的输入端行进至输出端、以对钢筋校直;
折弯机构,用于将校直完成后的钢筋进行折弯,所述折弯机构与所述校直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裁断机构,包括用于将折弯完成后的钢筋裁断的切刀和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的驱动组件,所述切刀的切割方向与钢筋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可通信地连接;
人机对话界面,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控制参数,所述人机对话界面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的进料伺服电机和进料伺服电机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将钢筋压紧至所述驱动轮表面上的压紧组件,所述进料伺服电机与所述进料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进料伺服电机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可通信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为两个,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进料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上的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各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各个所述驱动轮一一对应、且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进料伺服电机与所述驱动轮之间设有第一减速器。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上方,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压紧轮之间的间隙供钢筋通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轮的压紧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所述压紧液压缸开启或关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可通信地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使所述压紧液压缸驱动所述压紧轮向下移动、将钢筋压紧至所述驱动轮上。
优选地,所述校直机构包括两排呈水平交错设置的横向校直轮,每排所述横向校直轮包括多个横向校直轮,钢筋经过两排所述横向校直轮之间、以进行横向校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未经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