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抗原和/或疏水性抗原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8439.8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逊;张志荣;洪小玉;郭兆飞;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39/104;A61K39/39;A61K47/69;A61K47/04;A61P35/00;B82Y5/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抗原 疏水 疫苗 递送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疫苗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材料,包载亲水性抗原和/或疏水性抗原,其中所述亲水性抗原为肿瘤细胞裂解物、细菌裂解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疏水性抗原选自肿瘤细胞膜、细菌细胞膜、支原体细胞膜、衣原体细胞壁、螺旋体、立克次体微荚膜、病毒包膜、外泌体或多肽的脂质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抗原与介孔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1~1: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疫苗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抗原与介孔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1~1:2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疫苗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在10-100nm,孔径在5-20n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疫苗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递送系统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疫苗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通过两相法制备,再采用探头超声法将亲水性抗原包载于介孔二氧化硅的介孔内,和/或使用水浴超声方法将疏水性抗原载入介孔二氧化硅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醇胺溶于无菌水,50℃~80℃搅拌0.5~3h,加入溶有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剂,低速搅拌反应,产物在水相中生成;步骤(2)将步骤(1)中的水相采用乙醇稀释后离心,收集沉淀,沉淀采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采用硝酸铵/乙醇溶液重悬,加热搅拌回流以除去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回流过的介孔二氧化硅经离心收集,冷冻干燥;步骤(3)将步骤(2)中的介孔二氧化硅采用无菌水溶解,超声分散;步骤(4)将超声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与亲水性抗原或疏水性抗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超声将亲水性抗原包载在介孔内,或将疏水性抗原包载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得到载亲水性抗原的介孔二氧化硅或载疏水性抗原的介孔二氧化硅的疫苗递送系统;步骤(5)将载亲水性抗原的介孔二氧化硅与疏水性抗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超声的方法将疏水性抗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得到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亲水性抗原和疏水性抗原共载的疫苗传递系统。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疫苗递送系统在制备预防性和/或治疗性免疫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4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