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7172.0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石万银;杨跃军;向诗银;巫岳;唐万;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牌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娜 |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葡聚糖 硝酸钠水溶液 凝胶渗透色谱仪 测量技术领域 分子量分布 待测液 固形物 流动相 测液 酒蒸 溶解 检测 申请 | ||
一种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涉及测量技术领域。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酒蒸干后的固形物溶解于硝酸钠水溶液,得到待测液;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以硝酸钠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对待测液进行检测,得到β‑葡聚糖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本申请提供的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能够对酒中β‑葡聚糖的分子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其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北、西南特别是青海、甘肃等地,青稞作为藏民传统的主要农作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
现代研究证明,青稞是目前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β-葡聚糖是青稞胚乳、糊粉层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据检测青稞中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的β-葡聚糖含量可达到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能够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还可以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β-葡聚糖还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因此,酒生产者尝试将青稞中的β-葡聚糖经过提取纯化后加入酒体制成酒以用于利用其具有的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但是β-葡聚糖是以β-D-吡喃葡萄糖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一类非淀粉多糖,其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包括β-(1-3)葡聚糖和β-(1-4)葡聚糖,分子量分布从几千到几百万,不同分子量的β-葡聚糖功效及药理作用均存在差别,而目前尚无对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进行测定的研究,导致酒生产者难以控制酒中β-葡聚糖的分子量以进一步控制酒的保健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以对酒中β-葡聚糖的分子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酒蒸干后的固形物溶解于硝酸钠水溶液,得到待测液;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以硝酸钠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对所述待测液进行检测,得到β-葡聚糖的分子量。
本申请提供的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是将含有β-葡聚糖的酒蒸干得到固形物,并将固形物溶解于硝酸钠水溶液得到的待测液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进行检测,在硝酸钠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时检测得到β-葡聚糖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该酒中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准确高效的检测酒中的β-葡聚糖分子量范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硝酸钠水溶液中硝酸钠的浓度为0.1~0.15mol/l。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选取浓度为0.1~0.15mol/l的硝酸钠水溶液溶解酒蒸干后的固形物制备待测液及作为流动相,能够将酒中含有的β-葡聚糖制备成液相进行测试,并避免引入杂质影响β-葡聚糖分子量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进行检测时,流动相的流速为0.1~0.5ml/min,进样量为300~500μl,色谱柱的柱温为2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流动相的流速为0.1~0.5ml/min,色谱柱的柱温为20~30℃,进样量为300~500μl,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稳定进行并测量得到准确的β-葡聚糖分子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酒在60~80℃的水浴下蒸干得到固形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牌有限公司,未经劲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