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782.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蒙;边志宏;刘洋;康凤伟;李权福;王洪昆;王文刚;卢宇星;方琪琦;王萌;陈丙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配 轮径 货车 方法和装置 车轮 轮型 智能 材质信息 车辆领域 顺序模型 最优性能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涉及车辆领域。该方法包括:检测多个轮对的轮型、材质以及轮径信息;根据所述多个轮对的轮型和材质信息将所述多个轮对分为至少一个轮对组;以及根据同架车轮轮径差阈值、同车车轮轮径差阈值以及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选配所述货车的车轮。该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可以为货车选配最适合的轮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车,具体地涉及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货车段修、厂修为分解检修,各零部件检修完成后按照维修规程要求重新组装,并且打乱修前的零部件组配。货车轮对是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轮有关参数对于转向架、货车运行品质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各车轮服役状态、性能参数各异,因此不同的货车轮对选配方案将直接影响货车的长期服役性能和安全性,也影响货车维修的效率和经济性。现有技术中,货车维修规程里对轮对选配的规定比较宽泛,不合理的选配导致货车车轮使用寿命缩短,车轮换新加快,且如果货车车轮组装过程中零部件未实现智能选配,所有轮对选配组装后,各货车的动力学性能状态不能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该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和装置可以为货车选配最适合的轮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车轮对智能选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多个轮对的轮型、材质以及轮径信息;根据所述多个轮对的轮型和材质信息将所述多个轮对分为至少一个轮对组;以及根据同架车轮轮径差阈值、同车车轮轮径差阈值以及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选配所述货车的车轮。
优选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通过以下方式建立:针对四个轮对进行排列组合得到的每种组合,计算动力学性能指标;根据所计算的动力学性能指标确定最优的组合,以得到所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
优选地,所述根据同架车轮轮径差阈值、同车车轮轮径差阈值以及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选配所述货车的车轮包括:针对至少一个轮对组中的每个轮对组,基于所述轮径信息将所述多个轮对以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从轮径最小的两个轮对开始,依顺序将所有轮径差小于等于所述同架车轮轮径差阈值的两个相邻轮对进行组合,以作为至少一个同架车轮组;将所述至少一个同架车轮组中轮径差小于等于所述同车车轮轮径差阈值的两个相邻的同架车轮组进行组合,以作为至少一个同车车轮组;根据所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将所述至少一个同车车轮组中任意一个同车车轮组组装至所述货车。
优选地,所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为:所述至少一个轮对组的每个轮对组中轮径最相近的两个轮对位于同一个转向架上,且轮径较小的轮对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动力学性能指标包括: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轴箱横向加速度、轴箱垂向加速度、轮重减载率以及倾覆系数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货车轮对智能选配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轮对的轮型、材质以及轮径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轮对的轮型和材质信息将所述多个轮对分为至少一个轮对组;以及根据同架车轮轮径差阈值、同车车轮轮径差阈值以及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选配所述货车的车轮。
优选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通过以下方式建立:针对四个轮对进行排列组合得到的每种组合,计算动力学性能指标;根据所计算的动力学性能指标确定最优的组合,以得到所述车轮轮径最优性能排列顺序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