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硫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3951.3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乐;张舒冬;张庆军;马锐;齐新鸿;宋永一;刘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C01B32/33;C01B17/06;C01B17/02;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将石油焦、活化剂、硫化物和亚硫酸盐混合均匀后进行活化,所述的石油焦、活化剂、硫化物和亚硫酸盐的质量比为1:0.05~10:0.01~1:0.01~1,活化温度为400~1100℃,活化时间为5~500min;
(2)步骤(1)所得的活化产物与酸性气体接触进行反应,所述的酸性气体为含无机酸蒸汽,酸性气体的浓度为5~50wt%;
(3)步骤(2)得到的固相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富硫活性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石油焦为减压渣油经焦化装置裂解焦化生成的固体焦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石油焦为高硫石油焦,硫含量不小于3wt%。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剂为氢氧化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硫化物为硫化锂、硫化钠、硫化镁、硫化钾、硫化钙、硫化铷、硫化锶、硫化钡、硫化亚铁、硫化亚铜和硫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硫化物为硫化钾。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钾、亚硫酸钙、亚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9.按照权利要求1或8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钾。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石油焦、活化剂、硫化物和亚硫酸盐的质量比为1:0.5~8:0.06~0.4:0.06~0.4。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过程为:将石油焦研磨至粉末,然后与活化剂、硫化物和亚硫酸盐均匀混合,然后升温活化,降温后得到活化产物。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过程为:将石油焦研磨至粉末,然后与活化剂、硫化物和亚硫酸盐均匀混合,然后升温活化,降温后得到活化产物,活化温度为700~950℃,活化时间为15~300min。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活化过程在一定气氛存在下进行,所述气氛为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气氛体积空速为100~1000h-1。
14.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活化过程在一定气氛存在下进行,所述气氛为水蒸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气氛体积空速为200~600h-1。
15.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活化过程在微波辐条件下进行,所述微波频率为2450MHz或915MHz,所述微波功率,以每kg石油焦计,为1~10kW。
16.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富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中,活化过程在微波辐条件下进行,所述微波频率为2450MHz或915MHz,所述微波功率,以每kg石油焦计,为2~5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9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的无源电子标签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 下一篇:车辆安全警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