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所得菌株中获取杂交菌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1344.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君;果禹鑫;张国庆;王祎璠;曹娜;丁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单孢 杂交育种 所得 菌株 获取 杂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所得菌株中获取杂交菌株的方法。包括:a)获取供杂交的单孢子群,将所述单孢子群中的单孢子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各个单孢子的单群落;b)鉴定所述单群落中单孢子的基因型为MAT1‑1‑1还是MAT1‑2‑1基因型;将鉴定出的仅含有MAT1‑1‑1基因以及仅含有MAT1‑2‑1基因的单群落分别培养得到固体原种;c)选取含有MAT1‑1‑1和MAT1‑2‑1的所述固体原种两两配对,配制多个杂交组;d)将各个杂交组中的2个单群落固体原种混合后分别田间杂交种植得到杂交组合的子实体;e)鉴定所述杂交组合的子实体的基因型,筛选同时含有MAT1‑1‑1和MAT1‑2‑1基因且具有农艺优良性状的子实体。本发明获得的结果直观准确,是一种快捷的羊肚菌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所得菌株中获取杂交菌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MorchellaDi1l.ex Pers.),俗称羊肚蘑、羊肚菜、羊肚子、编笠菌、羊雀菌。因其菇盖表面凹凸不平,形态酷似羊肚(胃)而得名。其真菌学分类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是一类大型的食用兼药用真菌,最早收录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羊肚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在美国被称为“陆地鱼”,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它是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羊肚菌还具有较高的药效,其菌体内含有大量的多糖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并能减轻癌症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由此可见,羊肚菌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并可出口创汇,其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目前种植羊肚菌普遍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育种,但羊肚菌随着组织分离、转代次数等因素,会导致本身菌株中的其中一种基因型逐渐减少或衰退,无法完成有性生殖的过程,从而无法出菇。羊肚菌交配型基因预测出菇还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担子菌的杂交育种通常以单孢之间拮抗线的锁状联合作为标记,但羊肚菌属于子囊菌,菌丝没有明显的锁状结合,难以从实验室阶段就能得出是否杂交成功的结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所得菌株中获取杂交菌株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从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所得菌株中获取杂交菌株的方法,包括:
a)获取供杂交的单孢子群,将所述单孢子群中的单孢子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各个单孢子的单群落;
b)鉴定所述单群落中单孢子的基因型为MAT1-1-1还是MAT1-2-1基因型;将鉴定出的仅含有MAT1-1-1基因以及仅含有MAT1-2-1基因的单群落分别培养得到固体原种;
c)选取含有MAT1-1-1和MAT1-2-1的所述固体原种两两配对,配制多个杂交组;
d)将各个杂交组中的2个单群落固体原种混合后分别田间杂交种植得到杂交组合的子实体;
e)鉴定所述杂交组合的子实体的基因型,筛选同时含有MAT1-1-1和MAT1-2-1基因且具有农艺优良性状的子实体。
本发明有效的结合羊肚菌交配型基因的特性,加上在原种阶段两两混合杂交播种的手法进行田间杂交出菇验证,获得了理想的结果。利用MAT1-1-1和MAT1-2-1基因单孢选择,固体原种田间杂交出菇是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本发明获得的结果直观准确,是一种快捷的羊肚菌育种方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1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