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豆原料在食品饮料加工中的营养成份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0001.5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晓晨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豆 豆浆 浸泡 食品饮料加工 高速离心机 浸泡容器 营养成份 纯净水 碳水化合物 大豆 差速离心 产品口感 分离豆浆 清水清洗 碳酸氢钠 吸水膨胀 研磨 砂轮磨 无异味 液体PH 振动筛 成浆 豆渣 泡豆 脱渣 煮浆 加热 蛋白质 保温 脂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豆原料在食品饮料加工中的营养成份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泡豆:在浸泡容器中加入适量黄豆,接着在浸泡容器中加入黄豆量的2.5‑3.0倍常温纯净水并加入1%碳酸氢钠,并将液体PH保持在8.0‑8.2,浸泡8‑12小时使大豆完全吸水膨胀,浸泡后的大豆用清水清洗至无异味;磨豆:用常温纯净水与浸泡好的黄豆混合加入砂轮磨中研磨成浆;分离:启动高速离心机直至进行3900转/分钟的运行,接着将豆浆加入至高速离心机中进行差速离心脱渣;煮浆:搅拌豆浆并加热至92℃‑95℃,接着搅拌并保温15‑20分钟;再分离:用250目振动筛再分离豆浆中的残余豆渣,将分离好的豆浆收集。本发明最大程度的提高了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取率,提升了产品口感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豆食品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豆原料在食品饮料加工中的营养成份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经过水泡、碾磨、做成豆浆充分加热之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则可以一下子提高90%,现代营养学家更将豆浆称为“植物性牛奶”,因此,豆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食用豆浆,但是现有采用黄豆制作豆奶的制作过程中,是将黄豆经过90-103℃烘烤约30分钟,脱皮、再经万能粉碎机加入80-90℃热水磨浆粉碎,再经过浆渣分离机分离两次,从而得出豆浆进入调配等往后工序,这样的制作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 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取率低;(2)残留的豆渣固体废弃物多,影响环境;(3)单位重量的黄豆营养成分提取利用率低,直接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公司组织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采用黄豆为原料制作食品饮料时新的营养成分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黄豆原料在食品饮料加工中的营养成份提取方法,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取率,且合理控制大豆原料成本,提升了产品口感风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黄豆原料在食品饮料加工中的营养成份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泡豆:在浸泡容器中加入适量黄豆,接着在浸泡容器中加入黄豆量的2.5-3.0倍常温纯净水并加入1%碳酸氢钠,并将液体pH保持在 8.0-8.2,浸泡8-12小时使大豆完全吸水膨胀,浸泡后的大豆用清水清洗至无异味,清洗好的大豆待用且须立即进入下工序;
(2)磨豆:用常温纯净水与浸泡好的黄豆混合加入砂轮磨中研磨成浆,其中纯净水与黄豆的比例为1:10;
(3)分离:启动高速离心机直至进行3900转/分钟的运行,接着将豆浆加入至高速离心机中进行差速离心脱渣,出渣干燥;
(4)煮浆:搅拌豆浆并加热豆浆至92℃-95℃,然后接着搅拌并保温 15-20分钟;
(5)再分离:用250目振动筛再分离豆浆中的残余豆渣,最后将分离好的富含营养豆浆收集;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浸泡8-12小时使大豆完全吸水膨胀中,泡豆时间为春冬季节10-12小时,夏秋季节8-10小时。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清洗浸泡后的大豆清水,在清洗前后的pH 值变化量不超过0.2。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对浸泡好的黄豆采用砂轮磨进行三次研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浸泡黄豆的时间,根据季节及温度调节浸泡长短,且在浸泡的时候加入碳酸氢钠,以及采用砂轮磨进行三次大豆研磨,高速离心机差速离心,最后振动筛分离,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取率,且合理控制大豆原料成本,提升了产品口感风味,且减少了豆渣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晓晨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晓晨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骆驼奶粉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嘌呤豆浆粉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