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峰/保电流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98023.2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都;曹钰;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20 | 分类号: | F02D41/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峰/保电流驱动电路,包括24V电源、单片机、升压芯片、Boost电路、电流信号检测电路、高速电磁阀负载和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所述24V电源与Boost电路连接;单片机分别与升压芯片、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和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相连接;升压芯片与Boost电路相连接;Boost电路与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相连接;电流信号检测电路与高速电磁阀负载相连接;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与高速电磁阀负载相连接。本发明提升了电路的可靠性,且电路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控单体泵、共轨系统、气体机与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峰/保电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柴油机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为满足柴油机数字化的发展需要,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排放,大幅度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柴油机最核心的部件—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电子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当前的一种新型燃油喷射系统,它实现了高喷油压力及喷油系统的全面柔性控制,可以实现柴油机全工况性能优化,特别是柴油机低速、低负荷时的工作性能可明显改善。自2000年1月开始生效的IMO排放法规对船用柴油机的NOX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采用是满足这一法规的有效途径。高速电磁阀负载驱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峰/保电流驱动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峰/保电流驱动电路,能提升电路的可靠性,且电路简单。
本发明所述的峰/保电流驱动电路,包括24V电源、单片机、升压芯片、Boost电路、电流信号检测电路、高速电磁阀负载和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
所述24V电源是电压源输入,该24V电源与Boost电路连接;
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升压芯片和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工作,并采集来自电流信号检测电路采集电流信号后产生的电压信号输出,用于对驱动高速电磁阀负载的电流信号进行闭环控制,单片机分别与升压芯片、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和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升压芯片用于控制Boost电路工作,升压芯片接收到单片机工作指令后,开始产生高压,用于驱动产生峰值电流,当单片机计时峰值电流脉宽达到目标值后,单片机重新发出指令给升压芯片,停止Boost电路工作,此时切换为24V电源给高速电磁阀负载进行供电,该升压芯片与 Boost电路相连接;
所述Boost电路用于产生24V~100V电压,驱动高速电磁阀负载工作,该Boost电路与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用于采集经过高速电磁阀负载的电流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进单片机,单片机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决定驱动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的斩波信号,从而对电流信号进行闭环控制,该电流信号检测电路与高速电磁阀负载相连接;
所述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用于接收单片机的斩波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后来驱动低端开关,用来控制驱动电流输出,该低端驱动电路及开关管与高速电磁阀负载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 24V电源、单片机、升压芯片和Boost电路组成高压/24V切换电路;
所述Boost电路由电感L1、二极管D1、MOS管Q1、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以上各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24V电源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MOS管Q1的栅极与升压芯片的SWO引脚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电感L1与MOS管Q1的漏极的连接点依次经二极管D1、电容C1后接地;二极管D1和电容C1的连接点依次经电阻R1和电阻R2后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与升压芯片的FB引脚连接;升压芯片的EN引脚与单片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