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应用该胶粘剂的面料粘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2776.2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5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朋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多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1/04;C09J11/08;C09J11/06;D06M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胶粘剂 应用 面料 粘附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改性聚氨酯乳液70~120份、白炭黑2~3份、增稠剂0.1~0.3份、固化剂2~9份、展开剂0.5~1.8份、抗水解剂2~3份、粘结促进剂2~3份。本发明具有提高聚氨酯胶粘剂在粘接布料时布料之间的初始粘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应用该胶粘剂的面料粘附工艺。
背景技术
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优良的胶粘材料,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聚氨酯胶粘剂在面料的粘接过程中应用广泛。
现有的面料胶粘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聚氨酯热熔胶进行粘附各种不同的面料。但是聚氨酯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面料的表面的粗糙程度较高,面料与面料之间的粘合面上在微观上凹凸不平,当胶粘剂涂覆时,胶粘剂需要先与面料表面进行润湿,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胶粘剂达到一定的初始粘接强度,再对面料进行打卷等后处理,使得面料直接的粘合具有较好的强度。
但是由于极性原因,通常使用的聚氨酯胶粘剂无法完全流入面料表面的凹陷和缝隙中,且与面料表面完全接触润湿的时间较长,从而使得若出现粘接时间较短的情况时,面料与面料之间的初始粘接强度不高,而且当面料粘接打包后,面料粘接处的粘接强度提高幅度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提升,使得胶粘后的复合面料的质量存在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应用该胶粘剂的面料粘附工艺,通过在胶粘剂的原料中添加展开剂以及在粘接面料时预涂覆润湿剂,使得胶粘剂与面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面料与胶粘剂进行胶粘时的初始粘接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聚氨酯乳液与固化剂在使用时产生交联反应,改性聚氨酯乳液中的分子与固化剂中的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白炭黑对于混合后的胶粘剂起到补强以及增稠的作用,并且白炭黑可以迅速脱去体系中产生的气泡。增稠剂用于增加体系的粘稠度,展开剂促进混合体系在进行涂覆使用时,胶粘剂更好地分散到布料表面,提高胶粘剂与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胶粘剂对布料的初始粘接强度。聚氨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水解而降解,使得体系中的有效成分减少,碳化二亚胺是一种高效的抗水解剂,可以保护聚氨酯以减少其水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胶粘剂的耐久性。
通过展开剂和聚氨酯胶粘剂中的组分进行复配,使得复配后得到的聚氨酯胶粘剂在涂覆到面料表面的过程中,聚氨酯胶粘剂的扩展效果变好,从而使得聚氨酯胶粘剂与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在初始状态下,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有效成分与面料上的纤维之间的结合点增多,胶粘剂的初始粘接强度得到有效地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展开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三者都是表面活性剂,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为一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者复配后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于胶粘剂中的有效成分,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分散以及降低面料表面的表面张力的效果更强,因为三者可以从不同的原理上起到作用,且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乳化使得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使得对胶粘剂起到的展开作用效果更强。渗透剂JFC帮助三者表面活性剂更好地与面料上的纤维进行结合、润湿,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胶粘剂增加胶粘剂与面料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高胶粘剂粘接面料时的初始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氨酯乳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多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多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2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