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704.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礼;庞在祥;张邦成;刘帅;胡建成;孙中波;高智;姜大伟;高墨尧;尹晓静;孙建伟;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训练 肘部 上肢康复训练 可穿戴 柔性绳 机器人 动力输出 腕部康复 小臂 电机连接板 可携带的 驱动方式 人本发明 人体上肢 连贯性 轻量化 绳驱动 舒适度 绑带 大臂 前部 穿戴 治疗 | ||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了轻量化、可携带的设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患者不需要反复的去指定的场所进行治疗,由家属陪同在家中即可完成康复训练;将驱动方式变为绳驱动,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柔性,穿戴舒适度高,运动连贯性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组成包括:腕部康复训练部分、肘部康复训练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其特征在于腕部康复训练部分中的小臂前部与肘部康复训练部分中的小臂后部连接,肘部康复训练部分中的大臂与动力输出部分中的电机连接板连接,肘部康复训练部分中的绑带与人体上肢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对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手段却十分匮乏。直至今日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这些都使得由脑卒中造成的上肢功能障碍人口迅速增长。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通常需要一些半助力的康复训练方法,康复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的训练,目前国内的康复治疗师很少,而且长期的治疗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人体上肢功能的缺失又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活影响很大,所以急需辅助上肢治疗的康复训练机器人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目前已有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对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展开了研究。现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大致主要分为末端导引式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两类。末端导引式康复机器人将患者手部处于运动装置上,由运动装置带动患者手部运动,进而使臂部随着运动,通过控制运动轨迹和运动姿态来达到带动患者上肢运动的效果,这使得机器人位置相对固定很难移动。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一般是通过助动装置带动患者的肢体运动,现有的骨骼式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大多为在关节处应用圆盘电机与谐波减速器,空间利用率低且重量很大,装置的惯性大。也就是说现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普遍存在着空间利用率低、系统整体运动连贯性与流畅性差,并且重量大,难以移动,不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解决了现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重量大,无法移动更无法携带的问题,同时通过绳驱的方式解决了现有康复训练机器人装置惯性大,空间利用率低,运动容易发生突变,可能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等问题。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更轻便,易携带,系统整体的运动连贯性与流畅性高,可满足患者家属携带本装置对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组成包括:腕部康复训练部分1、肘部康复训练部分2和动力输出部分3,其中腕部康复训练部分1中的小臂前部112与肘部康复训练部分2中的小臂后部201通过滑动连接,肘部康复训练部分2中的大臂208与动力输出部分3中的电机连接板308通过螺钉连接,肘部康复训练部分2中的绑带209与人体上肢进行穿戴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了轻量化、可携带的设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患者不需要反复的去指定的场所进行治疗,由家属陪同在家中即可完成康复训练,使得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有着更大的适用性;将驱动方式由普遍的在关节处应用圆盘电机和谐波减速器转变为绳驱动,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柔性,穿戴舒适度高,运动连贯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中腕部康复训练部分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中肘部康复训练部分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动力输出部分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透内瘘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往复牵拉训练参数获取智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