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荧光标记的重组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研究耐药基因体内转移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9063.2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栋;李君文;邱志刚;付佳伦;金敏;尹静;谌志强;杨忠委;师丹阳;王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N15/65;C12Q1/0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3000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菌 大肠杆菌 耐药基因 绿色荧光标记 双荧光标记 接合性质 种类细菌 基因组 携带 制备 基因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体内 转入 红色荧光标记 绿色荧光蛋白 研究技术领域 荧光信号检测 细菌耐药性 原始菌株 耐药性 整合 应用 细菌 强弱 细胞 研究 | ||
1.一种双荧光标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以大肠杆菌为原始菌株,在所述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上整合有红色荧光标记基因;所述大肠杆菌内有携带绿色荧光标记基因的接合性质粒RK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为E.coli ATCC 4707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荧光标记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所述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上aslA酶切位点和aslB酶切位点之间。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携带红色荧光标记基因的打靶载体;
2)将所述打靶载体转入原始菌株大肠杆菌中获得基因组上整合有红色荧光标记基因的第一重组菌株;
3)将携带有绿色荧光标记基因的接合性质粒RK2转入所述第一重组菌株中获得双荧光标记的重组菌。
5.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菌在研究耐药基因体内转移或体内细菌耐药性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用所述重组菌喂食动物18~22d后,解剖所述动物,并收集粪便细菌和肠道细菌;
2)检测所述粪便细菌或肠道细菌的荧光信号,若所述粪便细菌或肠道细菌中出现绿色荧光信号,说明所述粪便细菌或肠道细菌接受了重组菌中的接合质粒,易于产生耐药性;若所述粪便细菌或肠道细菌中没有出现绿色荧光信号,说明所述粪便细菌或肠道细菌没有接受重组菌中的接合质粒,不易产生耐药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动物为斑马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喂食的量为1~9×108CFU/d/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细菌和肠道细菌的收集采用流式细胞分选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肠道不同位置分离获得的肠道细菌的绿色荧光信号,根据肠道不同位置绿色荧光信号出现的数量和细菌种类比例确定肠道不同位置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