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73112.1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6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程志喜;陈炜杰;卢均山;吕伟刚;韩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烹饪 器具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盛放部、介质置换部、排气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介质置换部在气态的第一介质填充其内腔时使其内腔中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上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压力烹饪器具进入预设烹饪程序时,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腔进行加热;获取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当烹饪参数达到预设参数阈值时,控制排气装置打开,并控制加热装置继续对烹饪腔进行加热,以使介质置换部产生气态的第一介质,由此,实现液体循环流动,增强液体与食材的作用,对食材起到冲刷和搅拌作用,使食材翻滚,加快食物变浓速度,缩短烹饪所需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压力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普遍具有煲汤功能,具体可通过控制锅内维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实现煲汤功能,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锅内的温度和压力不够高或者烹饪时间较短,则可能存在导致汤汁不浓,而如果控制锅内维持过高的温度和压力或者延长烹饪时间,虽然能使得汤汁浓郁,但是会导致整个烹饪耗时较长,还可能会导致排气时间、开盖等待时间均较长,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以实现液体循环流动,增强液体与食材的作用,增加汤汁浓度,同时减少烹饪耗时。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盛放部、介质置换部、排气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盛放部和所述介质置换部设置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所述介质置换部在第一介质填充其内腔时使其内腔中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上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预设烹饪程序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获取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当所述烹饪参数达到预设参数阈值时,控制所述排气装置打开,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使所述介质置换部产生气态的所述第一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当压力烹饪器具进入预设烹饪程序时,控制排气装置打开,并控制加热装置继续加热,以使介质置换部产生气态的第一介质,进而,气态的第一介质将原本位于介质置换部内腔中的液态的第二介质挤出至介质置换部之外的烹饪腔中,烹饪腔的液面上升使得与其连通的盛放部的液面也上升,由此,实现了液体循环流动,食材放置在盛放部内,增强了液体与食材的作用,对食材起到冲刷和搅拌作用,使食材翻滚,加快食物变浓速度,缩短烹饪所需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参数为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所述预设参数阈值为第一温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液态的第二介质的沸腾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0摄氏度且小于100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烹饪参数为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时,在所述排气装置打开之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出现沸腾,其中,所述介质置换部在所述烹饪腔内出现沸腾时产生所述气态的第一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参数为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所述预设参数阈值为第一压力阈值,其中,所述第一压力阈值大于大气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压力阈值相对于所述大气压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千帕且小于等于30千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错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