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63492.0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熊继海;范敏;廖梦垠;陈泊宏;石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状 微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溶性铜盐加入到水中搅拌成均一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直链醇和缩醛,搅拌均匀,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碱液,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海绵状微米铜粉;
其中,所述直链醇的羟基与端碳链接,且含碳个数≥2;所述缩醛为分子结构式类似网状结构的缩醛;
所述可溶性铜盐与所述直链醇的摩尔比为1/20~1/1;所述直链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0~1/5;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01~10mol/L,直链醇与碱液的摩尔比为1/1~1/5;
所述步骤2)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50℃,时间为6h~48h;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60℃,时间为6h~48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链醇为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醛为乙醛缩二乙醇、乙醛缩二甲醇、丙醛缩二乙醇、氨基乙醛缩二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为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乙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组合。
6.一种海绵状微米铜粉,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4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