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溶瘤病毒以及制备方法、应用和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2073.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伍泽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泽堂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85;A61K35/763;A61P35/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唐宁 |
地址: | 安徽省蜀山区红枫路3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病毒 以及 制备 方法 应用 药物 | ||
1.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上含有如下外源元件:
(1)含有第一启动子和第一干扰RNA表达序列的第一表达盒;
(2)靶标序列;以及
(3)第二表达盒;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RNA表达序列用于表达结合至所述靶标序列的第一干扰RNA;所述第一干扰RNA表达序列由所述第一启动子驱动以在第一细胞中表达所述第一干扰RNA;
所述靶标序列位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必需基因的5’末端非编码区或3’末端非编码区;
所述第二表达盒含有第二启动子和抑制成分表达序列;所述抑制成分表达序列用于表达抑制成分,所述抑制成分用于抑制酶的生物合成和/或生物活性以使第一干扰RNA不能实现干扰功能,所述酶为参与干扰RNA生物合成所需的酶;所述抑制成分表达序列由所述第二启动子驱动以在第二细胞中不在所述第一细胞中表达所述抑制成分;所述酶选自Dicer、Drosha和Agonauts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细胞和所述第二细胞的类型不同;
所述第一启动子为组成型启动子,所述第二启动子为人类癌症特异性启动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达盒还具有用于表达第二干扰RNA的第二干扰RNA表达序列,所述第二干扰RNA作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复制非必需的非必需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以干扰所述非必需基因表达,所述第二干扰RNA表达序列由所述第一启动子驱动表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RNA和所述第二干扰RNA各自独立地为小干扰RNA或microRN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细胞为哺乳动物肿瘤细胞,所述第一细胞为哺乳动物非肿瘤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动物为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细胞为肺癌细胞、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胃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脑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宫颈癌细胞、肾癌细胞、卵巢癌细胞、头颈部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胰腺癌细胞或食道癌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序列选自非哺乳动物的基因的小段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序列选自所述非哺乳动物的基因中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9-23个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哺乳动物为酵母、水母、大肠杆菌、昆虫、鱼或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哺乳动物的基因为源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源自大肠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源自萤火虫的荧光素酶基因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序列的碱基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所述第一干扰R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的一个或多个必需基因的5’末端非编码区或3’末端非编码区插入有所述靶标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序列在其所插入的任意一位置上的拷贝数为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泽堂,未经伍泽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20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