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制气多污染源一体化治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51629.0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列;蔡建培;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02 | 分类号: | C10J3/02;C10J3/84;C10J3/86;C10K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制气多 污染源 一体化 治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制气多污染源一体化治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常低压气化装置(11)、初效气固分离装置(12)、热交换器(13)、洗气塔(14)、自洁式过滤器(17)和水换热器(18),其特征在于,常低压气化装置(11)、初效气固分离装置(12)、热交换器(13)、自洁式过滤器(17)、洗气塔(14)和水换热器(18)依次连接,并且初效气固分离装置(12)作为常低压气化装置(11)的后续处理装置,热交换器(13)作为初效气固分离装置(12)的后续处理装置,自洁式过滤器(17)作为热交换器(13)的后续处理装置,洗气塔(14)作为自洁式过滤器(17)的后续处理装置,水换热器(18)作为洗气塔(14)的后续处理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工艺环保效果差、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制气多污染源一体化治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常低压煤制气工艺占全部造气工艺的比例高达50%以上,该工艺具备造气工艺简单,投资低等显著优点。原料煤中的碳在初效气固分离装置氧气(空气、富氧、纯氧)、水蒸气的的综合反应下形成荒煤气。煤气化的主要反应:
1、碳的氧化反应C+O2=CO2-393.8kJ/mol
2、碳的部分氧化反应2C+O2=2CO-231.4kJ/mol
3、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C+CO2=2CO+162.4kJ/mol
4、水蒸气的分解反应C+H2O(g)=CO+H2+131.5kJ/mol
5、水蒸气分解反应C+2H2O(g)=CO2+2H2+90.0kJ/mol
6、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H2O(g)=CO2+H2-41.5kJ/mol
7、碳的加氢反应C+2H2=CH4-74.9kJ/mol
8、甲烷化反应CO+3H2=CH4+H2O-206.4kJ/mol
气化反应生成主要有CO、CO2、H2、CH4等有效成分是以及同时伴生的包括酚类等有机物、胶状物,颗粒物以及H2S、HCN、NH4等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荒煤气中主要成分包括上述的有效成分(CO/H2/CH4)及无效的伴生物(如煤焦油、盐份、粉尘、氨等)和未能完全转化的水蒸汽(通常水蒸汽的转化率一般为45%-80%)。
目前常用的常、低压煤气化主流工艺如图1所示,其包括常低压气化装置1、分离装置2、热交换器3、洗气塔4、沉淀池5、开式冷却塔6,其中粗煤气由常低压气化装置1排出,经分离装置2脱除大颗粒后进入热交换器3进行余热回收,并将气体温度降至150℃-220℃,经换热后的粗煤气进入洗气塔4采用水洗工艺脱去荒煤气中杂物并进一步对气体降温(通常降低至小于50℃)后变成净煤气进入后段流程;洗涤水经污水沟、沉淀池5等沉降,并经开式冷却塔冷却循环利用。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经水洗塔4冷却洗涤后排出的洗涤水内含大量颗粒物,盐份、水溶性气体及胶状物(如酚类、联苯、吡啶、吲哚和喹啉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氰、无机氟离子和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
1、产生大量废水:由于水洗的降温作用,荒煤气中的没有反应的水蒸汽会冷凝析出成为增量废水。储存在沉淀池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