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1200.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朱祎濛;李飞明;王翊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食用油 过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方法,以油胺碘作为目标物过氧化物的还原剂,以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的卤素交换后的荧光颜色作为食用油过氧化程度的可视化指示方式;以分子荧光检测作为检测方法。该方法经济适用、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选择性高、检测快速、易于推广、支持现场检测,适用于食用油过氧化值的快速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即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合量数值。油脂中的过氧化物是油脂在储藏期间与空气中氧发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具有高度活性,能够迅速变化,分解为醛、酮类和氧化物等,再加上储藏过程中受到光、热、水、微生物以及油脂中杂质的影响,就会造成油脂酸败变质。通过对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可以了解油脂酸败的程度,所以食用油的过氧化值是检验油品质的指标之一。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过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胃癌、肝癌、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脱发和体重减轻等。长期食用过高过氧化值的食物对心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有促进作用。一般用过氧化物相当于碘的质量分数表示过氧化值。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T 2716-2018中对食用油过氧化值做了明确规定,应不大于0.25g/100g。传统的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5009.227-2016中滴定法、电位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操作繁琐,人为因素影响大,对环境和操作者危害大,灵敏度不高并且无法实现实时及可视化检测。
荧光可视化传感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在食品与药品的分析、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相较于荧光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而言,基于波长移动的可视化传感检测具有可视灵敏度高,颜色梯度变化明显,受外界条件干扰较小,无需另外引入参比发光材料,便于现场检测,可满足及时检测的需求。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X3(X=Cl、Br、I)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50%-90%)和半峰宽窄等特点。研究发现,CsPbX3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会随着X离子半径的增加不断红移,若调整X中Cl、Br、I离子的比例,便可呈现蓝光到红光的全覆盖。进一步研究后表明,CsPbX3量子点不仅具有Cd系传统量子点的优点,还具有卤素交换特性(亦称作卤素交换),即CsPbX3中的卤素离子可与溶液中的其它种类的卤素离子进行交换,即可制备成CsPbClmBr3-m或CsPbBrmI3-m(0≤m≤3),产物的荧光发射峰相应地蓝移或红移,并且荧光发射峰的波长移动值与m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呈现的颜色也相应发生改变,为卤素可视化传感检测建立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氧化还原反应:利用油胺碘和待测油样中的过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卤素交换反应:将步骤1)中未被氧化的碘离子与量子点CsPbBr3进行卤素交换反应,得到卤素交换反应液CsPbBrmI3-m,其中m≤3;
3)定性检测:将步骤2)的卤素交换反应液与过氧化值比色卡对比,进行过氧化值是否超标的定性;
4)定量检测:利用m值与荧光发射峰的波长移动值的相关性构建荧光可视化传感模式,将步骤2)的卤素交换反应液用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过氧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