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7207.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政;谭丽丽;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镁合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C22F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天府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纳米 镁合金 吻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吻合钉的材质是镁合金,采用上辊轮和下辊轮辊压的方式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经过辊压方法在丝材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使其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更慢的降解速度,满足镁合金吻合钉在体内的植入要求。本发明通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吻合钉表面的硬度比基体内部的硬度提高10~40%,通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吻合钉的耐腐蚀性能比未经表面处理的提高10~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吻合钉可在体内逐渐生物降解直至最终消失的医学临床目的,与传统不可降解的钛合金钉相比,可避免植入物长期驻留导致机体出现炎症、愈合迟缓、致敏、致癌等不良反应,还可避免二次取出手术及由此带来的额外的手术风险、经济压力和生理痛苦。
目前,镁合金吻合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腐蚀速率较快和力学强度较低等问题,涂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金的腐蚀性能,但是镁合金吻合钉涂层在变形过程中容易脱落,失去涂层的保护作用。因此,从镁合金自身提高其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是镁合金吻合钉的一种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解决镁合金钉的降解速率快和力学强度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吻合钉的材质是镁合金,采用上辊轮和下辊轮辊压的方式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
所述的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上辊轮和下辊轮均为凹辊。
所述的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表面纳米化处理层厚度为50~200nm,该层的晶粒尺寸为20~100nm。
所述的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通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吻合钉表面的硬度比基体内部的硬度提高10~40%。
所述的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通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吻合钉的耐腐蚀性能比未经表面处理的提高10~60%。
所述的表面纳米化镁合金吻合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将纯镁和其他合金元素按比例熔炼铸造成镁合金锭,在320~420℃进行均匀化热处理3~7h;
(2)去除镁合金锭表面缺陷和杂质,395~465℃下挤压成直径为6~10mm的棒材,挤压比为60~80:1;
(3)棒材通过冷拉成直径0.2~0.6mm的丝材,中间道次及最终成丝辅以280~330℃热处理30min~120min;
(4)采用上辊轮和下辊轮双辊旋转滚压塑性变形方法,在丝材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辊径为70~120mm,转速为100~300转/min;
(5)将步骤(4)中镁合金丝材制备成U形吻合钉。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
针对目前镁合金吻合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腐蚀速率较快和力学强度较低等问题,采用双辊碾压的方式在镁合金丝材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以提高最终镁合金吻合钉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针对目前可降解镁合金钉存在的降解速率快,涂层结合力弱,力学强度低和塑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合金化策略,制备一种镁合金,经过冷拉拔和热处理工艺,提高合金的力学强度和塑性,最终制备成镁合金丝材,接着采用表面纳米化工艺,使得丝材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强度,通过上述丝材制备的吻合钉,能够更好地满足体内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镁合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镁合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