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46675.1 申请日: 2019-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0326491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9
发明(设计)人: 欧阳力剑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A01K61/10;A23K50/80;A23K10/37;A23K10/38;A23K10/26;C05G5/12;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9/14;C02F101/30;E02B1/00
代理公司: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51709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山区 大坝 下游 河段 生态环境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包括河流沉水植物栽培、改良河岸生物多样性、建立沿岸植被群落、培养鱼类饵料;本发明在河流中形成竹叶眼子菜和菹草的混合沉水植物群落,河岸组建生物群体,利用纳材料复合吸附剂与微生物对土壤环境的优化;为河流中的鱼虾提供天然饵料,增强河岸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河岸被河水冲毁的概率,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土壤中生物活动繁殖,利于本地水生生物群落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的发展,为了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修建了数量庞大的大坝,有利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坝建设除了改变流域的水循环之外,还会引起很多具体的生态环境变化,甚至诱发多种灾害。大坝长期蓄水,也会不定期泄洪,造成下游河段冲击力远大于其承受能力,产生河段坍塌的事故增多。这不仅会破坏河段植被,沿岸对岸的村庄,造成更大的损失。水库建成后,原有下游河流水量减少,流速较低。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大部分河流原生物种消失,逐步演替为外来种为主的湖泊生态系统。其结果是河流有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整个下游生物职能的缺失,造成生态系统脆弱,自净能力降低,更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当前技术中采用生物技术改良河流水质的研究很多,如专利号为CN201210104317的一种适用于浅水湖泊水质改善的生物链构建方法,其生物链中物种单一,并不具备良好的环境抗逆性;又如专利号为CN201711442853的一种适用于山区性河流的沉水植物固着种植方法,其仅限于水域的改良,对于河岸的水土保持,河流沿岸的生态环境改良有限;又如专利号为CN201410631759的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入湖口河流分流净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改良中局限于宏观物种的搭配,对于宏观植物根系微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解决长时间种植物种化感作用带来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以促进大坝下游河段生态重建,增加生物多样性。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河流沉水植物栽培:

A、扩繁:将生长健壮的竹叶眼子菜放入营养液中培养3-5h,取出竹叶眼子菜,去除叶片;把粗壮茎剪切成1-2cm短茎,每个短茎至少有一个茎节;用无菌水冲洗短茎10-20s,再用酒精浸泡20-30s,将短茎在无菌水下冲洗3-5s即可;将所得短茎接种到培养基中在 24-28℃、光照1800-2200lx下培养,每天光照10-13h;待腋芽萌发后,将腋芽切下,经酒精浸泡5-10s后,用蒸馏水冲洗,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在24-28℃、光照1800-2200lx下培养,每天光照10-13h,培养至植株长出完整根系;在没有水的池中铺设一层天然纤维网,撒施厚度为1-1.5cm的甘蔗渣,在甘蔗渣上撒播菹草石芽,再覆盖一层天然纤维网,并在纤维网表面抹一层塘泥;静置5-8h后,往池中注水,浸泡3-5天;将上一步所得组培苗按照株距30-50cm、行距100-150cm 移植到天然纤维网表面;生长2-3周即可;所述菹草石芽的播种密度为12-15粒/m2;

B、培养:将培养出竹叶眼子菜的苗的天然纤维网从底部揭起,在阴暗条件下运输到河边,在河流浅水且水流较缓的地方铺设固定到河底,铺设宽度为2-4m,长度覆盖生态受影响的河段;所述塘泥质量为天然纤维网质量的1/2;所述甘蔗渣的长度为4-6cm;

(2)改良河岸生物多样性

在河岸与河水过渡带撒施吸附剂,按照6-10kg/亩撒施芦苇种子,然后按照10-15kg/亩喷洒微生物稀释液,再撒一层1-1.5cm的河沙将之覆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