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46675.1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力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K61/10;A23K50/80;A23K10/37;A23K10/38;A23K10/26;C05G5/12;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9/14;C02F101/30;E02B1/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17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大坝 下游 河段 生态环境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河流沉水植物栽培:
A、扩繁:将生长健壮的竹叶眼子菜放入营养液中培养3-5h,取出竹叶眼子菜,去除叶片;把粗壮茎剪切成1-2cm短茎,每个短茎至少有一个茎节;用无菌水冲洗短茎10-20s,再用酒精浸泡20-30s,将短茎在无菌水下冲洗3-5s即可;将所得短茎接种到培养基中在24-28℃、光照1800-2200lx下培养,每天光照10-13h;待腋芽萌发后,将腋芽切下,经酒精浸泡5-10s后,用蒸馏水冲洗,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在24-28℃、光照1800-2200lx下培养,每天光照10-13h,培养至植株长出完整根系;在没有水的池中铺设一层天然纤维网,撒施厚度为1-1.5cm的甘蔗渣,在甘蔗渣上撒播菹草石芽,再覆盖一层天然纤维网,并在纤维网表面抹一层塘泥;静置5-8h后,往池中注水,浸泡3-5天;将上一步所得组培苗按照株距30-50cm、行距100-150cm移植到天然纤维网表面;生长2-3周即可;所述菹草石芽的播种密度为12-15粒/m2;
B、培养:将培养出竹叶眼子菜的苗的天然纤维网从底部揭起,在阴暗条件下运输到河边,在河流浅水且水流较缓的地方铺设固定到河底,铺设宽度为2-4m,长度覆盖生态受影响的河段;所述塘泥质量为天然纤维网质量的1/2;所述甘蔗渣的长度为4-6cm;
(2)改良河岸生物多样性
在河岸与河水过渡带撒施吸附剂,按照6-10kg/亩撒施芦苇种子,然后按照10-15kg/亩喷洒微生物稀释液,再撒一层1-1.5cm的河沙将之覆盖;
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0-300份泥炭、80-100份中药药渣、600-800份玉米秸秆混合均匀,用微波加热到100-150℃保温30-40min,然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低至常温后加入100-200份壳聚糖,喷洒55-75份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纳米颗粒溶液的制作方法为:将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氧化铜、纳米碳酸钙、海藻酸钠、卡拉胶、蒸馏水按质量比2:1:3:1:0.3:1140加热到60-80℃,搅拌20-30min即可;所述吸附剂的用量为300-400kg/亩;
所述微生物稀释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3份硫化细菌、2-3份木霉菌、3-5份光合细菌、1-3份嗜热杆菌、7-8份葡萄糖、3-5份尿素、1-3份氯化钾、800-10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
(3)建立沿岸植被群落:
在河岸上按照株距80-150cm、行距150-200cm种植4-5排落羽杉,种植时先开挖种植穴,穴深30-50cm、直径20-25cm,先在穴底施用缓释肥30-50g,再使用100-200g厩肥,然后将高度50-80cm的落羽杉苗移栽到穴内,覆土即可;
(4)培养鱼类饵料:
河流沉水植物体系和沿岸植被群落构建完成后,每周在芦苇种植区喷施一次800倍EM菌稀释液,喷施量为8-12kg/亩,连续喷施三周即可;然后在芦苇种植区按照10-15kg/亩撒施饵料,每周撒施一次,连续撒施4周即可;所述饵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木薯渣、苹果渣、醋渣、骨粉按质量比3:5:1:0.3混合制粒后烘干至水分含量为3-7%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由沼液、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水按质量比为5:1:2:400混合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MS+6-BA1.5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网为椰纤纤维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剂中,所述壳聚糖的粒度为1-3mm;所述玉米秸秆的粒度为3-8mm;所述中药药渣的粒度为3-8mm;所述泥炭的粒度为3-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稀释液中,所述清水温度为38-4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区大坝下游河段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肥的制备方法为:将钾长石、磷矿石、天青石、高岭土、竹炭按照质量比1:2:1:3:2混合,粉碎为粒度0.3-0.5mm的粉末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6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用藜麦与毛苕子混播的高效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