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鲜菇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44506.4 申请日: 2019-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0037291B 公开(公告)日: 2023-03-24
发明(设计)人: 饶建青;何亚三;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顺昌县饶氏佰钰食品有限公司;闽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1/00 分类号: A23L31/00;A23L7/117;A23L7/10;A23L19/10;A23L33/15;A23L33/155;A23L33/16;A23L3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3200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鲜 菇代餐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海鲜菇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代餐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海鲜菇代餐麦片,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黑麦70~100份、海鲜菇40~80份、魔芋粉60~80份、羊栖菜20~50份、陈皮15~30份、柚子皮5~12份、生姜3~5份、盐10~15份、芝麻5~15份、复合维生素10~20份和复合矿物质6~15份。本发明所述海鲜菇代餐麦片为速溶麦片,口感酸成可口,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适宜糖尿病患者或其他减肥人士长期代餐食用,有效的克服了常规代餐产品服用者顺应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餐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鲜菇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海鲜菇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如今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菌盖直径3~15cm。夏末至秋季生阔叶树枯木及倒腐木上,丛生。海鲜菇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也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海鲜菇属低温型草生菌或木生白腐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所以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8~18℃。秋冬栽培,菌龄期50天左右,生长周期100天,生物转化率60~80%。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延缓微血管、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近年来,代餐饮食是一种新型的糖尿病干预、治疗手段,即以代餐产品替代全部或部分正餐。胰岛素抵抗是高血糖、高血脂的共同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极低热量限食能快速缓解代谢综合征和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作为限食的一种手段,代餐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涉及多方面机制,但最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代餐饮食还可通过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达到降压效果(张倩,张永莉.代餐饮食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8.)。

现有的代餐产品主要以粗粮为主,注重营养含量搭配以及总体能量的控制,但是口感较差,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的依从性较差。即使在产品中添加木糖醇等调味料,也难以使患者乐于长期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代餐产品口感差、不适宜长期服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海鲜菇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口感好,饱腹感强烈,适宜长期代餐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鲜菇代餐食品,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黑麦70~100份、海鲜菇40~80份、魔芋粉60~80份、羊栖菜20~50份、陈皮15~30份、柚子皮5~12份、生姜3~5份、盐10~15份、芝麻5~15份、复合维生素10~20份和复合矿物质6~15份。

优选的,按质量份计,所述原料包括:黑麦80~95份、海鲜菇50~70份、魔芋粉65~70份、羊栖菜35~45份、陈皮20~25份、柚子皮8~10份、生姜3~5份、盐12~13份和芝麻8~12份、复合维生素15~18份和复合矿物质8~10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4、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酰胺和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矿物质包括钙、镁、锌、硒和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顺昌县饶氏佰钰食品有限公司;闽南师范大学,未经福建省顺昌县饶氏佰钰食品有限公司;闽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