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翼无人机回收承载台、回收车及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39594.9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智;叶祖峰;杨超;梁虎;王帅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4F1/12;B60P3/11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蒋维特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回收 承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无人机回收承载台、回收车及回收方法,回收承载台包括固定承载台、旋转承载台和推送组件;所述固定承载台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旋转承载台嵌入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的安装腔内,并可在所述安装腔内旋转;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用于将停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旋翼无人机推送到所述旋转承载台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便于旋翼无人机降落回收、携带运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回收承载台、回收车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级旋翼无人机(尤其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旋翼无人机)由于具有大载重、长航时等优点,在现已广泛应用于森林、电力、石油勘测、边境巡逻等各种领域。但是,由于工业级旋翼本身相对于消费级产品,其体积相对较大,重量较重,相对来说不便于个人携带。而且其应用场景也多为交通不便的山林、戈壁、边境等区域,并且还需要携带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的转移,以满足任务中对快速部署,高速机动等需求。因此,最方便的方式是采用车载的方式来携带旋翼无人机,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旋翼无人机的专用车辆,而是以通用的小型载客车辆或小型皮卡来携带旋翼无人机。这就需要在抵达目标区域后,需要为旋翼无人机寻找起降场地,解开旋翼无人机的固定装置,并从车辆上搬下来,在旋翼无人机降落后,还需要将旋翼无人机搬到车辆上,并固定好。在旋翼无人机的使用(起飞、降落)、运输携带时都存在诸多不便,运输过程中对旋翼无人机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地研究,提出更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便于旋翼无人机降落回收、携带运行的旋翼无人机回收承载台、回收车及回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翼无人机回收承载台,包括固定承载台、旋转承载台和推送组件;
所述固定承载台上设置有安装腔;
所述旋转承载台嵌入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的安装腔内,并可在所述安装腔内旋转;
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用于将停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旋翼无人机推送到所述旋转承载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至少2个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承载台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杆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推送杆沿预设运行路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杆的推送面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的下方,所述固定承载台上开设有轨迹槽,所述推送杆的连接部穿过所述轨迹槽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丝杠驱动,所述推送杆的连接部上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具有与丝杠配合的螺纹;所述推送杆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装在所述丝杠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杆的推送面的上部向外凸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承载台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台的下表面;所述旋转承载台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承载台上还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承载台上停放的旋翼无人机的角度信息。
一种旋翼无人机回收车,包括车辆本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承载台;
所述承载台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的车厢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支撑组件,所述承载台通过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车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下一篇:包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