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的快速热送装置及热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8656.4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功;刘茂文;刘利;陈良;吴明洋;马丙涛;闻小德;刘超群;刘鹏;刁峰;刘兵;时振明;尹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B22D11/12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高 合金 模具钢 快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的快速热送装置及热送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无喷淋冷却水区域、第一红外测温仪、拉矫机、火切机、切割辊道、横向移坯机、单流热送辊道、圆坯提升机、加热炉、第二红外测温仪、第三红外测温仪。所述热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热送时,拉矫机前红外测温仪测温温度≥950℃,火切机(4)对模具钢圆坯进行火焰切割时,采用铁粉做助熔剂,热送辊道入口红外测温仪测温温度要求≥650℃,热送辊道传输速度为10m/min;圆坯提升机(8)提升高度5m,提升速度5m/min,加热炉入口红外测温仪测温温度要求≥550℃。本发明可实现连铸圆坯快速热送,节约能源消耗,有效的防止表面裂纹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的快速热送装置及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在使用该装置热送时防止红送裂纹的热送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坯通过辊道快速热送进入加热炉相对于通过车辆运输热送进入加热炉,可以缩短热送时间,相对于连铸坯缓冷之后再进入加热炉,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连铸坯加热过程的煤气能源消耗,还可以稳定生产节奏,提高轧材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一些高合金钢种进行热送时,如果热送工艺不合理,钢中的Al、Nb、Ti、V等元素会与N结合形成氮化物,在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时,这些氮化物会从奥氏体中析出,存在于晶界之间,破坏晶界强度,当应力值超过晶粒之间亲和力,就产生了晶界裂纹。在轧制时就会扩展形成表面裂纹。
因此,需要合理的热送装置和热送工艺,加强连铸坯在运送过程中的保温控制,减少高合金模具钢热送时合金元素形成的氮化物的析出,从而减少裂纹形成。尽可能的减少铸坯热送时间,防止连铸坯在运送过程中的温降,充分利用连铸坯的热能,可以实现节能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的快速热送装置及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在使用该装置热送时防止红送裂纹的热送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连铸圆坯快速热送,节约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在高合金模具钢连铸圆坯热送时,有效的防止表面裂纹的形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铸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的快速热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无喷淋冷却水区域1、第一红外测温仪2、拉矫机3、火切机4、切割辊道5、横向移坯机6、单流热送辊道7、圆坯提升机8、加热炉9、第二红外测温仪10、第三红外测温仪11;
所述拉矫机3之前设置无喷淋冷却水区域1,且在拉矫机3的入口设置第一红外测温仪2,所述拉矫机3与火切机4之间通过辊道连接;火切机4与横向移坯机6之间为切割辊道5;横向移坯机6与单流热送辊道7连接,单流热送辊道7的入口设置第二红外测温仪10;单流热送辊道7通过圆坯提升机8与加热炉9连接,加热炉9入口设置第三红外测温仪11。
一种基于上述热送装置的热送方法,所述热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出二冷区后经无喷淋冷却水区域1进入拉矫机3,第一红外测温仪2对高合金模具钢圆坯表面进行测温;
步骤2)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出拉矫机3后,通过辊道运送到火切机4,根据要求的定尺进行火焰切割;
步骤3)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切割完毕后进入切割辊道5;
步骤4)高合金模具钢圆坯到达切割辊道5末端后,通过横向移坯机6将多流高合金模具钢圆坯横移到单流热送辊道7,单流热送辊道入口设置第二红外测温仪10对高合金模具钢圆坯进行测温;
步骤5)高合金模具钢圆坯由单流热送辊道送至爬坡斜辊道,通过圆坯提升机8将单流模具钢圆坯从爬坡斜辊道提升到加热炉前辊道,等待进入加热炉9,加热炉9入口配备第三红外测温仪11,对模具钢圆坯进行测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