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3313.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垒;章彬;陈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04 | 分类号: | H04L51/04;H04L51/214;H04L51/043;H04M1/72403;H04M1/72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苏福念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提示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研发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由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推送;获取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用于指示预置业务系统对目标APP提供业务消息;对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和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目标APP的目标角标值;根据预置标识将目标角标值推送到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上安装有目标APP,预置标识用于识别目标终端。本发明解决了即时通讯服务和业务系统推送消息导致目标APP的角标重复覆盖以及角标数字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息研发框架领域,尤其涉及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是一种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文档、语音和视频进行交流。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比拨打电话更方便,是目前互联网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即即时通讯服务,即时通讯服务能够推送消息和角标应用客户端,角标用于标识未读消息的数量。
现有的即时通迅服务消息对接,当发送消息给目标APP,不管目标APP处于在线状态还是离线状态,即时通迅服务都自动推送消息及角标到目标APP,因为目标APP也有系统消息及角标推送机制,这样就会导致目标APP右上角的角标数来回切换,即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消息角标和目标APP的系统消息角标重复覆盖,角标数字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即时通讯服务的消息推送机制与应用APP消息系统的推送机制冲突导致APP右上角的角标重复覆盖,角标数据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由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推送;获取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用于指示预置业务系统对所述目标APP提供业务消息;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和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APP的目标角标值;根据预置标识将所述目标角标值推送到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上安装有所述目标APP,所述预置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由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推送包括:关闭目标APP的即时通迅服务的角标和消息通知栏推送功能,所述即时通讯服务用于为所述目标APP推送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判断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离线状态,则通过回调接口计算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回调接口预先配置在所述即时通迅服务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包括: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获取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和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新增数量;获取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新增数量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的当前数量;记录所述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