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3313.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垒;章彬;陈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04 | 分类号: | H04L51/04;H04L51/214;H04L51/043;H04M1/72403;H04M1/72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苏福念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提示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由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推送,其中,利用即时通讯服务解析出唯一标识,并寻址定位到目标APP,统计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新增数量并记录到数据表中,以对所述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进行推送;
获取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用于指示预置业务系统对所述目标APP提供业务消息;
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和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APP的目标角标值;
根据预置标识将所述目标角标值推送到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上安装有所述目标APP,所述预置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终端;
其中,所述获取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目标APP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由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推送包括:
关闭目标APP的即时通迅服务的角标消息通知栏推送功能,所述即时通讯服务用于为所述目标APP推送即时通讯未读消息;
通过预置心跳监听方式,向所述目标APP发送自定义指令,并判断所述目标APP在预置时长范围内是否存在心跳响应,以判断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若目标APP在预置时长范围内存在心跳响应,则确定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若目标APP在预置时长范围内不存在心跳响应,则确定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离线状态,通过回调接口计算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回调接口预先配置在所述即时通迅服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包括:
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获取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新增数量;
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
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新增数量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记录所述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离线状态,则通过回调接口计算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所述回调接口预先配置在所述即时通迅服务中包括:
若所述目标APP的运行状态为所述离线状态,则通过所述回调接口接收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所述回调接口预先配置在所述即时通迅服务中;
获取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
当所述回调接口被调用一次时,将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对应的历史数量增加1,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记录所述新增的即时通讯未读消息和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
若存在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则对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
若不存在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则确定所述目标APP的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读消息角标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和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APP的目标角标值包括:
对所述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和所述业务系统未读消息的当前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目标APP的未读消息的总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APP的未读消息的总数量生成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句;
根据所述SQL语句更新所述目标APP的初始角标值,得到所述目标APP的目标角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3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