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0057.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向剑平;刘义军;胡婉婷;凌昊;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汪玮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塞 船用 快速建模 参数化 建模 功能特征 几何特征 三维图片 特征分析 相关参数 业务设计 组织架构 自定义 创建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针对船用旋塞设计要求,通过对旋塞特征分析,搭建基于功能特征的旋塞建模模板组织架构,定义基于几何特征的旋塞参数、自定义公式、业务设计规则;根据选择的模板,配置相应的三维图片参数说明,参数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在相应的位置,对相关参数编辑完成后快速实现模型的创建。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旋塞建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设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管路附件主要包括旋塞、法兰、贯穿件、接头及接头套件等附件。管路附件基础库一般是由标准件、非标准件组成。当前的数字化设计管路附件建模方法一般是按底层定制-建模–解析-入库-过滤-使用来实现,所建模型精度比较高,时间周期比较长,主要应用于标准管路附件基础建库时期。但在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非标管路附件的实时特征建模需求,对所建模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对时间要求较紧。因此,为了提高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效率,有必要建立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需求而提供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方便三维设计人员的建模,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模块包括四个数据集节点:参数、关系、图片和定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旋塞参数表,包括模型固有属性参数、基本参数、计算参数和统计参数;
S2)拟定参数表的一般取值原则;
S3)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程序,配置好后台的项目合作区和快速建模模板文件;
S4)用户选择建好的模板,后台完成当前模板的复制,复制后的对象的对应的参数列到对话框中的对话表中,同时程序会后台判断当前复制对象对应的参数说明图片,用户据此进行列表参数中的修改,程序根据修改的参数快速生成新的管路附件模型。
按上述方案,所述关系节点是通过公式来定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通过方程来定义设计规则;所述图片节点是模板基本参数的配置说明;所述定义节点是由于场景不同而添加的新的参数。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模型固有属性参数指模型所表示的关键特性参数信息;所述基本参数指模型几何外形描述参数,需要用户输入的参数;所述计算参数指通过读取关联的参数表获取和经过计算获得的参数;所述统计参数指为了物料清单统计所设定的参数,用于存放出具EBOM表相关的参数。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包括如下内容:
S21)模型固有属性参数取值原则:按模型的工作场景设置;
S22)基本参数取值原则:按模型外形尺寸最大化原则、结构相似性原则、参数最少数原则进行设置;外形尺寸最大化原则指模型长宽高取最大值;结构相似性原则指快速建模的模型形状与模型源应尽量相似;参数最少数原则是需要用户修改的参数应尽量少;
S23)统计参数取值原则:按出图、生成BOM表的需求进行设置;
S24)计算参数取值原则:通过公式来定义和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或通过方程来定义设计规则生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基于参数化的船用旋塞快速建模方法,大幅提高管路附件的快速建模效率,工作效率提高约十倍左右;本方法也可适用于其它管路附件、设备的快速建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模型简化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路附件建模模板组织架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裂缝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行星齿轮退化状态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