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RPA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8121.9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凤;韩文兵;秦文强;闫晓明;周克海;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4;C12Q1/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尹明明 |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棉花 黄萎病 病原 大丽轮枝菌 rpa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RPA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的RPA引物如下,RPA上游引物序列Vd‑RPA‑F如SEQ ID No.1所示,其下游引物序列Vd‑RPA‑R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RPA探针根据所述的RPA引物扩增区域设计,其序列大小为49bp,其5’端用FAM标记,3’端用C3‑Sp acer修饰,且在RPA探针的序列中间距5’端33bp处进行THF修饰。本发明还提供基于所述RPA引物和探针形成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首次将RPA技术应用到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分子检测,其兼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实用性好、对仪器设备要求较低的特点,为棉花黄萎病的早期诊断、病害防治和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RPA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属于土传性真菌病害,在世界各棉区普遍发生,是制约棉花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大丽轮枝菌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以在棉花的各生育时期入侵并发病。我国是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且发病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大丽轮枝菌,对棉花黄萎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和预警以及综合防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丽轮枝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目前,常规分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巢式PCR技术、微流控芯片PC 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环介导等温技术(LAMP)等。上述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准确性高等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对发病组织和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定量检测,但是该技术对仪器设备、实验条件、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继续开发对大丽轮枝菌高效、精确、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新兴的恒温扩增技术,其在重组酶的介导下模拟DNA复制过程。重组酶与RPA引物结合形成蛋白-DNA 复合物后,与模板DNA进行同源比对,在单链结合蛋白的作用下,模板DNA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随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扩增反应,整个过程在37℃-42℃恒温反应20min即可完成;同时结合侧向流动免疫层析技术,可在10min内完成RPA扩增产物的检测,即利用RPA技术可在30min内完成对大丽轮枝菌的可视化检测。目前,RP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的快速检测中,但尚未见其在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检测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尚无有效进行RPA技术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RPA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它可以提高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现场检测和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RPA引物和RPA探针,
所述的RPA引物基于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的ITS区差异序列设计,
所述的RPA引物的上游引物Vd-PRA-F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的RPA引物的下游引物Vd-PRA-R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的RPA探针根据所述的RPA引物扩增区域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