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7738.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4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芳;程俊飞;季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C09D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金属 纳米 电容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择柔性基底,
步骤B、电极层的制备,包括:
步骤B1、菱形导电电极的制备:
在柔性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备由导电墨水喷涂或喷墨打印而成的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其中: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包括呈阵列式n行m列排布的若干个菱形电极,其中:柔性基底上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行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柔性基底下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列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中位置相对应的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互垂直;一层导电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另一层导电电极层为感应电极,菱形电极所形成的透明导电电极层的方块电阻为50-200欧姆;
步骤B2、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的制备:
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中,相连的一行或一列菱形电极均从该行或该列最端部的菱形电极的一端通过导电墨水形成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引向柔性基底的同一个侧边边缘,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不重合,位于同一导电电极层的每一根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相互靠近,但留有绝缘空隙;
步骤C、电极外设连接:柔性基底上下两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通过柔性电路板外接驱动芯片;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间的裂缝将其分为两边,其中一边连接柔性基底上表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另一边连接柔性基底下表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每一根线形引出导电电极都在柔性电路板上对应连接一个引脚;
步骤D、封装:用胶贴合柔性基底四周,遮挡住线形引出导电电极;
步骤E、贴覆保护层:将一层保护层附着于上层导电电极层的上表面,另一层保护层附着于下层导电电极层的下表面;
每100ml导电墨水,包括以下组分:
银纳米线:50-1000mg,
银纳米线溶剂:90-99ml,
粘度调节剂:0.1-2g,
分散剂:3-70mg,
分散剂溶剂:0.1-1ml,
流平剂:4-85mg,
流平剂溶剂:0.1-1ml,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0.2-8.5g,
硅溶胶溶剂:1-8ml;
其中:50-1000mg 的银纳米线由以下组分制得:
PVP:0.4-20g,
硝酸银:0.5-10g,
卤素离子试剂:0.04-0.8g,
乙二醇:132-1500ml;
所述卤素离子试剂包括NaCl、NaBr、FeCl3、四丙基氯化铵、四丙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银纳米线溶剂、硅溶胶溶剂、分散剂溶剂和流平剂溶剂均为去离子水或醇系溶剂;当银纳米线溶剂为去离子水时,硅溶胶溶剂、分散剂溶剂和流平剂溶剂也为去离子水;当银纳米线溶剂为醇系溶剂时,硅溶胶溶剂、分散剂溶剂和流平剂溶剂也为醇系溶剂;
所述导电墨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F、银纳米线的合成,
步骤F1、取PVP放入乙二醇中,加热至PVP完全溶解后自然冷却,得到PVP乙二醇溶液;
步骤F2、取AgNO3加入乙二醇中,至AgNO3完全溶解,得到AgNO3乙二醇溶液;
步骤F3、取卤素离子试剂溶解于乙二醇中,得到卤素离子乙二醇溶液;
步骤F4、取乙二醇置于容器中,并将容器浸没在室温的油浴锅中,依次将步骤F3中得到的卤素离子乙二醇溶液、步骤F2中得到的AgNO3乙二醇溶液、步骤F1中得到的PVP乙二醇溶液注入容器中,机械搅拌;
步骤F5、通入氮气,且将油浴锅开启加热至 180℃,达温后停止通氮气,并将温度设为170℃,在机械搅拌辅助下3-8min后降为170℃,继续搅拌2min后停止机械搅拌,在170℃保温反应1-1.2h后,取出并放于5-15℃的冷水中淬冷至室温,得到含有银纳米线的溶液;
步骤G、银纳米线墨水的配制,
步骤G1、将步骤F5中得到的含有银纳米线的溶液过滤清洗一次后,取滤饼分散到PVP水溶液中,静置后取上清液,再过滤清洗3-5次,过滤清洗3-5次均取滤膜上的滤饼分散到PVP水溶液中备用,滤饼为银纳米线;
步骤G2、将粘度调节剂分散在银纳米线溶剂中,室温中摇晃,至完全溶解且分散均匀,得到溶液;
步骤G3、将步骤G1中得到的银纳米线加入到步骤G2中得到的溶液中,得到银纳米线分散液;
步骤G4、取分散剂置于分散剂溶剂中得到分散剂溶液,再将分散剂溶液加入到步骤G3中得到的银纳米线分散液中,室温中摇晃至混合均匀;
步骤G5、取流平剂置于流平剂溶剂中得到流平剂溶液,再将流平剂溶液加入到步骤G4中得到的溶液中,室温中摇晃至混合均匀;
步骤G6、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置于硅溶胶溶剂中得到浓度为0.2-1.0625g/ml的硅溶胶溶液,将硅溶胶溶液与步骤G5中得到的溶液混合,室温中摇晃至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得到导电墨水;
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77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