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7238.5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蒋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G06T13/20;G06F3/0488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创建至少一个预定的项目,在所述项目中新建场景,并在所述场景中添加模型、背景以及页面;最后在所述页面中添加可视化元素,可视化元素包括2D可视化元素和3D可视化元素,2D可视化元素包括图表;根据预设的数据接口,将所述图表与数据接口返回的数据进行绑定并呈现数据,利用3D可视化元素为模型添加效果,以完成3D可视化内容的创建。基于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在不同场景中完成3D可视化内容的创建,实现快速、便捷地生成带有3D场景的数据可视化内容,使数据可视化更加的直观。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数据可视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以数据研究和数据分析为主要业务的各类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很多商业智能、效率类产品已逐步具备了从数据处理到信息呈现的功能。现实生活中,数据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借助于视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所要传达的含义,其中最常见的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就是图表。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生成二维的图表,这可以让数据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些,但是由于数据没有具体的3D应用场景,因此这种表现形式仍然不够直观,现有技术方法虽然已经实现了一些3D数据可视化的功能,但是由于场景化单一,导致数据的表现维度不够全面,并且现有方法在创建数据图表时仍然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基于现有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场景化、快速、便捷地生成带有3D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创建可视化内容时场景单一、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
创建至少一个预定的项目,并在所述项目中新建场景;
在所述场景中添加模型、背景以及页面,并在所述页面中添加可视化元素,所述可视化元素包括2D可视化元素和3D可视化元素,所述2D可视化元素包括图表;
根据预设的数据接口,将所述图表与所述数据接口返回的数据进行绑定并呈现所述数据,并利用3D可视化元素为所述模型添加效果,以完成数据可视化的创建;
其中,所述场景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完成数据可视化的创建后,对所述场景执行切换操作,并对所述切换后的场景中的模型、背景以及页面进行加载和渲染。
可选地,所述项目包括一个完整的可视化文件,所述创建至少一个预定的项目,具体包括:
从预先存储的项目模板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创建,或者在空白画布中创建一个空白项目。
可选地,所述场景为3D场景,每个所述场景对应一个3D空间,所述在所述项目中新建场景,具体包括:
在一个所述项目的画布中依次新建若干个场景;或者,在一个所述项目的画布中同时新建多个场景。
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场景执行手势操作,所述手势操作包括平移、旋转和缩放。
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场景添加场景切换动画,并在所述场景切换时调用所述场景切换动画,所述场景切换动画包括入场动画和出场动画。
可选地,所述模型包括3D图形,所述在所述场景中添加模型,具体包括:
确定需要添加的模型,从预先配置的模型库中下载所述模型,并对所述模型进行渲染;其中,所述模型库中预设有多个模型,每个模型包含一种或多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7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