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26052.8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荣;刘东双;熊飞;王浩;孟庆军;钟祖良;左龙;务玉龙;梁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E21D9/087;E21D11/0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穿 盾构 泥水平衡盾构 掘进 施工 测量 盾构隧道 盾构姿态 管片选型 掘进施工 施工阶段 隧道轴线 同步注浆 补注浆 盾构机 推进力 底段 防沉 防堵 防漏 土仓 仿冒 偏离 | ||
1.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措施、盾构长距离掘进测量和盾构下穿江底段掘进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措施包括防止盾尾漏浆、防止江底冒浆和防止江底土层坍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止盾尾漏浆如下:
提高同步注浆质量:每环推进前,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凝结时间短的水泥砂浆进行管片背后的空隙回填,在涌水量较大的地段,采用在管片背后分段注入双液浆止水;
保持切口水压稳定:保持切口水压稳定,并使其低于注浆压力;
均匀足量压注盾尾油脂:盾尾油脂压注采用自动和手动模式相结合,盾尾油脂的压注量砸死每环80~100kg,盾尾局部漏浆时,采用手动模式在漏浆部位补注油脂;
控制盾尾间隙差值:管片拼装过程中,盾尾间隙差值在20mm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止江底冒浆:控制切口水压波动范围在±0.2bar以内;
发生江底冒浆时,采取对策如下:
当发现江底冒浆时,如果是轻微的冒浆,在不降低开挖面水压下能进行推进,则向前推进,同时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拼装效率,使盾构穿过冒浆区。
当冒浆严重,不能推进时:将开挖面水压降低到平衡为止,提高泥水比重和粘度,掘进若干距离后进行充分的壁后注浆,将开挖面水压返回到正常状态,进行正常掘进。
当发现江水由盾尾处流入隧道时,在漏水部位相应压注聚胺脂,同时安排好排水工作,使进入盾构的江水排出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盾构长距离掘进测量如下:
土仓压力值的选定:以土压平衡状态下的土压力计算值为盾构掘进施工的土压设定值;
推进力和推进速度:盾构掘进速度为20~40mm/min;
同步注浆:注浆压力是在注浆处水土压力基础上提高0.1~0.2bar,且使浆液不进入土仓和压坏管片,不因注浆压力过大造成地表隆起;
补注浆:在上行隧道施工掘进完成后,通过预埋注浆管对管片外地层进行深层注浆加固;
盾构姿态及管片选型:盾构机施工阶段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不得大于±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盾构下穿江底段掘进施工包括穿越邕江前后的开仓检查及刀具配置和重叠段盾构掘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江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叠段盾构掘进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注浆设备加工及现场组装,下行隧道重叠段地层加固注浆范围202.5°,地层注浆加固投入至少1套注浆台架,注浆台车配备行走台车及辅助注浆设备,注浆台架焊接并固定在管片运输或者渣车平板车上,采用电瓶车辅助移动,钻孔采用气腿式风钻,注浆采用双液注浆机,注浆过程中对其管片结构进行监测,注浆加固按照分区、对称进行或间隔1环“W”形式进行;
第二步:支撑台架加工及现场组装,目前拟计划投入2组支撑台架,支撑台架对下行隧道进行全范围支撑,支撑台架按照1500mm/榀对管片与管片连接处进行骑缝支撑,支撑设备超前盾构刀盘不小于10m;
第三步:重叠隧道盾构掘进,盾构掘进前须将第一段支撑系统安装完成;
第四步:上行隧道地层注浆加固,注浆作业按照第一步操作;
第五步:其余地层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