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雨生红球藻高效扩繁的连续梯度补料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4874.2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荣;卢哲;郑凌凌;李林;李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M1/38;C12M1/36;C12M1/04;C12M1/0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雨生红球藻 高效 连续 梯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雨生红球藻种源高效扩繁的连续梯度补料方法,其步骤是:
A、不同梯度补料培养基的配制:罐中培养基为改良后的kobayashi’s basal培养基,将其中酵母提取物替换为硝酸钠,其余组分如下:1.2g醋酸钠、0.405gL-天冬酰胺,0.5g硝酸钠,0.2g六水合氯化镁,0.01g七水合硫酸亚铁,0.02g二水合氯化钙和1000 mL去离子水,对配制的全培养基进行高温121 °C,28-32min灭菌;连续梯度补料单元为一组连续的不同碳氮比梯度的碳氮补料浓缩液,以醋酸钠和硝酸钠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每个碳氮补料瓶中醋酸钠的浓度维持不变,从1号瓶-5号瓶的硝酸钠的浓度从高至无,形成比例从50-10不同梯度的碳氮比的浓缩液;
B、雨生红球藻活化扩种:在超净工作台将灭菌后的培养基转移至50-250mL三角烧瓶,并接入新鲜的雨生红球藻藻种,固体平板上刮取克隆接入培养基,或从液体种子中转接至培养基进行扩培,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3~10μmol photons∙m-2∙s-1,温度控制在24-26 °C,通气培养7-10天;
C、雨生红球藻接种至发酵罐:检测扩种7-10天后的藻液细胞数以接种量V1,接种量V1之后对藻液进行离心浓缩,以新鲜灭菌的培养基洗净后重悬,接入发酵罐,雨生红球藻藻株接入细胞浓度C2为1.0-3.0×105 cells/mL,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3~5μmol photons∙m-2∙s-1,温度控制在24-26 °C,实验组和对照组发酵罐的碳氮比分别维持在50和10;
D、监测培养参数/pH控制:主控单元监测藻液的pH7-8,相对溶氧值及温度培养参数,每日取样,监测培养基中的残留有机非颗粒碳和总氮浓度,添加20-30ml的碳氮浓缩液,维持培养基的pH7-8和碳氮比恒定;
E、定向调节培养基碳氮比:在培养初期0-5天维持罐内碳氮比在10;此后3天,维持罐内碳氮比在20,此后3天,维持罐内碳氮比在30,以此类推,每3天提高罐内碳氮比,在培养末期3-5天添加不含硝酸钠的碳源浓缩液,维持高碳氮比;
所述补料方法使用一种雨生红球藻种源高效扩繁的连续梯度补料装置,它由发酵罐(1)、进气口(2)、出气口(3)、进样口(4)、出样口(5)、补料口(6)、pH控制单元(7)、溶氧控制单元(8)、温度控制单元(9)组成,其特征在于:发酵罐(1)分别与主控单元(10)、连续梯度补料单元(11)、空气输入单元(12)相连;主控单元(10)分别与pH控制单元(7)、溶氧控制单元(8)、温度控制单元(9)相连,连续梯度补料单元(11)与补料口(6)相连,空气输入单元(12)与进气口(2)相连;
所述的连续梯度补料单元(11)由连续碳氮浓缩补料单元(13)、微量元素浓缩补料单元(14)、水瓶(15)组成,连续碳氮浓缩补料单元(13)、微量元素浓缩补料单元(14)、水瓶(15)分别与补料导管(16)和通气导管(17)连接,补料导管(16)的上端与蠕动泵(18)连接;所述的连续碳氮浓缩补料单元(13)它由连续的5-8个碳氮浓缩补料瓶(22)、补料导管(20)、通气导管(17)、多通式液体分流装置(21)组成,碳氮浓缩补料瓶(22)分别与补料导管(20)和通气导管(17)连接,补料导管(20)与多通式液体分流装置(21)连接,多通式液体分流装置(21)的上端与补料导管(16)连接,补料导管(16)与蠕动泵(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8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