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4636.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昝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22;C22C38/24;B21J5/02;C21D1/18;C21D1/28;C21D9/0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锻模具 淬火 回火 正火 材料力学性能 重量百分比 加热过程 裂纹产生 模具材料 配方量 熔炼 毛坯 加热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该热锻磨具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C:0.3~0.4%;Si:0.3‑0.5%;P:≤0.035%;S:≤0.01%;Cr:6.8‑7.6%;Mo:4.7‑5.4%、V:1.8‑2.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配方量将熔炼好的模具材料制成毛坯;步骤二、淬火;步骤三、回火;步骤四、正火;其中,淬火、回火和正火的加热过程中保持加热速度在18‑30℃/min。本发明能提高材料力学性能,避免裂纹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钢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锻模具钢用于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固态金属成型,在热作模具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几乎所有重大受力构件都是通过热锻成型来进行生产的,尤其是在各种紧固件、标准件、汽车发动机、飞机等制造业中,对热锻成型工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现有技术中模具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存在锻造过程中产生裂纹、寿命短等缺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目的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避免裂纹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该热锻磨具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C:0.3~0.4%;Si:0.3-0.5%;P:≤0.035%;S:≤0.01%;Cr:6.8-7.6%;Mo:4.7-5.4%、V:1.8-2.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热锻模具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方量将熔炼好的模具材料制成毛坯;
步骤二、淬火;
步骤三、回火;
步骤四、正火;
其中,淬火、回火和正火的加热过程中保持加热速度在18-30℃/min。
所述步骤二中淬火是先将毛坏预热到500-550℃,保温25-35min,之后加热到850-930℃,保温40-45min,然后加热到1050-1100℃,保温18-25min,加热速度控制在20℃/min。
优选的,所述淬火是先将毛坯预热到500℃,保温30min,之后加热到870℃,保温40min,然后加热到1080℃,保温20min。
所述步骤三中回火是在600-650℃保温60-65min,空冷。
所述步骤四中正火是在800-900℃,保温10-15min,空冷。
优选的,所述正火是在850℃,保温10min,空冷。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下来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使钢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工艺预定的某一温度,经保温后再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调整钢的力学性能。
正火: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目的是获得较细组织,提高钢的硬度、强度。
在钢水熔炼过程中采取如下脱P、S工艺:
(1)采用机械搅拌法(KR)进行铁水预热处理脱硫。在钢水达到1350℃后加入脱硫剂90%CaO+10%CaF2,搅拌10min-15min,达到脱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桥索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