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20306.5 申请日: 2019-05-20
公开(公告)号: CN110231275B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胡劲松;张丹;雷莉;王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15/14 分类号: G01N15/14;G01N21/64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李红霖
地址: 71004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细胞 检测 nk 杀伤 活性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接种并培养细胞;步骤2,收集细胞并染色:采用CD2‑APC荧光染料对NK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分群,随后采用Annexin V‑FITC/SYTOX Green对凋亡和坏死的靶细胞进行染色;步骤3,流式上机检测。本发明使用Annexin V‑FITC/SYTOX Green双染,采用相同检测通道将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全部标记出来,显著降低了对NK杀伤后肿瘤细胞各种不同状态(早期凋亡、中晚期凋亡或坏死细胞)的漏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杀伤活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15等)、饲养细胞(Feeder cells)的作用下,NK细胞可发生增殖和活化,随后释放穿孔素及颗粒酶杀死肿瘤细胞、病毒和清除非己细胞。NK细胞与肿瘤免疫、抗病毒免疫、移植免疫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在多数肿瘤(特别是中晚期及伴有转移的肿瘤)、免疫缺陷等患者中,NK细胞活性降低;而在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早期、长期使用干扰素及其诱导物、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等患者中,NK细胞活性增高。因此,准确评价外周血或体外培养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是了解NK细胞功能及评估过继性免疫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前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较多,可分为同位素标记法、酶反应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三大类。同位素标记51Cr释放法被认为是“金标准”,该方法准确性较高,但因设备昂贵且存在放射污染,现已不常使用。酶反应比色法有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两者易受外界因素(温度、pH值、试剂)影响,以及细胞自发释放底物等因素,造成准确性及重复性较差。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在液流系统中快速测定单个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物学性质,并把特定的细胞或细胞器从群体中加以分类收集的技术。鉴于其在单细胞水平上高效准确的定量分析优势,目前涌现出多种以流式细胞术为基础的NK细胞杀伤活性的测定方法,但各自仍然存在缺陷。以下对现有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不足进行分类说明。

首先,由于效应细胞(NK细胞)和靶细胞(肿瘤细胞)在共培养过程中,靶细胞对效应细胞可能会产生一定抑制和破坏作用,则共培养体系的死亡率可能是包括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的共同死亡率。为更加准确地反映NK细胞的杀伤功能,现有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多采用以下方案区分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然后分析靶细胞的死亡率:(1)如果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体积相差比较大,可通过FSC/SSC设门的方式将两种细胞区分开。(2)如果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体积相同或相差不大,通过设门难以分开,则需标记细胞进行区分。多使用荧光染料标记靶细胞,如钙荧光素乙酰氧基甲酯(CAM)、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VybrantDiO(DiO)和MitoTracker Green(MTG)。但是这种标记方法存在荧光染料自发释放后被邻近效应细胞吸收,且荧光染料对细胞功能造成潜在影响,持续时间短,稳定性差等问题。

其次,经效应细胞(NK细胞)杀伤作用后,靶细胞将处于各种不同状态(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目前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主要采用7-氨基放线菌素(7-AAD)、碘化丙啶(PI)、SYTOX Green单染法来鉴定靶细胞的死亡率。三者均为核酸染料,可与凋亡细胞浆内的DNA结合。虽然它们能够特异性地检测靶细胞的凋亡率,但仅能标记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漏检早期凋亡细胞,从而无法全面反映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种并培养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