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8907.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林;李如梅;闫雨龙;徐扬;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观测 数据 化学 机制 臭氧 来源 解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一种基于臭氧前体物观测数据和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环境空气中臭氧来源定量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环境空气中VOCs样品,并进行样品处理;
(2)测定环境空气VOCs样品中臭氧前驱物PAMs及部分含氧VOCs化合物浓度,同时收集观测期间NOx、O3、主要自由基OH、HONO的浓度和气象数据;
(3)将步骤(2)中污染物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分别输入大气化学反应箱式模型的不同大气化学反应机制中,筛选适应性的大气化学反应机制;
(4)在耦合适应性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大气化学反应箱式模型中,使用强力测试法进行O3生成敏感因子分析;
(5)在步骤(3)和步骤(4)的基础上,对敏感性臭氧前体物进行来源解析;基于前体物来源解析结果,在耦合本地适应性大气化学反应机制下的大气化学反应箱式模型中,分析各前体物排放源的O3生成率,从而实现臭氧来源定量解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采集的VOCs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获得57种臭氧前驱物PAMs及部分含氧VOCs化合物浓度数据,主要针对臭氧前驱物,对于其他VOCs化合物的研究不做局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筛选适应性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方法,将VOCs、NOx、主要自由基OH、HONO、气象参数等观测数据输入大气化学反应箱式模型嵌套于不同机制中,分别计算在相同环境不同化学反应机制下的O3生成率,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O3)为O3生成率,为O3生成速率,为O3消耗速率;式中涉及到的k分别不同化合物的反应系数,[NO]、[HO2]、[RO2i]分别为参与反应的NO、HO2、RO2i的浓度;和分别为在H2O下的O(1D)的反应常数和降解速率,[OH]、[O3]、[NO2]分别为参与反应的OH、O3、NO2的浓度,P(RONO2)为反应中生成的硝酸酯浓度,L(O3+alkcncs)为反应中烯烃的消耗速率;由此将模拟得到的不同反应机制对应的O3生成率与实际观测的O3浓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适应性的大气化学反应机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使用强力测试法进行O3生成敏感因子分析,是在本地适应性化学机制条件下,分别控制NOx和VOCs时的O3生成率消减系数,在分别控制NOx、VOCs时,源效应削减i前后臭氧生成变化百分比与假设的源效应削减i前后NOx或VOCs的浓度变化百分比的比值的计算,若控制NOx时O3生成率消减系数大于控制VOCs时O3生成率消减系数,则研究区域O3生成过程受到NOx控制,反之,受VOCs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观测数据和化学机制的臭氧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建立的大气化学反应箱式模型耦合PMF受体模型与适应性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O3来源解析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臭氧生成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PMF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来源解析,即若臭氧生成受NOx或VOCs控制时,则分析得到NOx或VOCs的来源解析结果;
②结合PMF源解析结果及PMF模型原理,得到NOx或VOCs各排放源中的每种化合物的浓度;
③将环境中的VOCs或NOx的观测数据及各排放源的NOx或VOCs的浓度输入耦合适应性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箱式模型中,模拟各NOx或VOCs排放源的O3生成率;
④基于各排放源的O3生成率,计算各排放源在臭氧生成过程中的贡献率,实现臭氧来源定量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9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