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6911.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3/32 | 分类号: | C07D263/32;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苯并菲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平面性和强烈的可见π‑π*吸收能力,同时具有高量子产率的荧光发射能力,因此,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苯并菲衍生物具有高效电子传输特性,其作为一种高效的吸电子基团会增加电荷迁移效率,有效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发光材料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经有很多国内公司实现了柔性OLED显示屏幕的成功点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柔性屏幕。但目前柔性OLED显示屏幕的发光材料不管是成本,还是有机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抑或是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的持久性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丰富和发展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主体材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进一步研发出具有长寿命和高效率以及性能稳定性的发光层主体材料仍然是研究者们的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苯并菲衍生物,其具有大π共轭体系,以改善发光效率。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包括苯并菲衍生物,其具有大π共轭体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苯并菲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用以制作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苯并菲硼酸衍生物、二恶唑溴化物;在氮气保护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硼酸、苯并菲硼酸衍生物、二恶唑溴化物、碳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持续搅拌1-3小时,得到第一混合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液的温度升高至40℃-70℃,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四三苯基磷钯,继续升高温度至80℃-100℃,反应24小时至96小时,得到第一反应液;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抽滤并干燥得到所述有机发光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提供苯并菲硼酸衍生物步骤中包括将苯并菲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并在室温下加入无水溴化氢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3-12小时,得到第二反应液;向所述第二反应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并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第三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所述第三反应液,之后用乙醇析出白色固体并烘干,得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将所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得到第四反应液,降温,使温度保持在-70℃至-90℃,并滴加催化剂丁基锂,直至所述第四反应液呈黄色,反应2-3小时;向所述第四反应液中滴加硼酸三甲酯,直至所述第四反应液澄清,再反应1-3小时,得到第五反应液;向所述第五反应液中加入稀盐酸,并搅拌,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烘干得到苯并菲硼酸衍生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苯并菲化合物包括1,2-苯并菲、2,3,6,7-苯并菲、9.10-苯并菲、十二氢苯并菲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苯并菲化合物为1,2-苯并菲时,所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苯并菲硼酸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提供二恶唑溴化物步骤中包括提供异硫氰芳基化合物、酮基叠氮化合物;在氩气的保护下,向烧瓶中依次加入异硫氰芳基化合物以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铜粉,得到第二混合液;加热所述第二混合液至40℃,直至所述第二混合液呈蓝色;将酮基叠氮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配制成酮基叠氮化合物溶液;将酮基叠氮化合物溶液滴加至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恒温反应6-10小时,直至溶液呈深棕色;抽滤烘干得到所述二恶唑溴化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异硫氰芳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6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