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6911.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3/32 | 分类号: | C07D263/32;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器件 | ||
1.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苯并菲衍生物;其中一种苯并菲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苯并菲硼酸衍生物、二恶唑溴化物;
在氮气保护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硼酸、所述苯并菲硼酸衍生物、所述二恶唑溴化物、碳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持续搅拌1-3小时,得到第一混合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液的温度升高至40℃-70℃,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四三苯基磷钯,继续升高温度至80℃-100℃,反应24小时至96小时,得到第一反应液;
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抽滤并干燥得到所述有机发光材料;
其中,提供苯并菲硼酸衍生物的所述步骤包括
将苯并菲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并在室温下加入无水溴化氢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3-12小时,得到第二反应液;
向所述第二反应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并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第三反应液;
用二氯甲烷萃取所述第三反应液,之后用乙醇析出白色固体并烘干,得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
将所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得到第四反应液,降温,使温度保持在-70℃至-90℃,并滴加催化剂丁基锂,直至所述第四反应液呈黄色,反应2-3小时;
向所述第四反应液中滴加硼酸三甲酯,直至所述第四反应液澄清,再反应1-3小时,得到第五反应液;
向所述第五反应液中加入稀盐酸,并搅拌,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烘干得到所述苯并菲硼酸衍生物;
提供二恶唑溴化物的所述步骤包括
提供异硫氰芳基化合物、酮基叠氮化合物;
在氩气的保护下,向烧瓶中依次加入异硫氰芳基化合物以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铜粉,得到第二混合液;
加热所述第二混合液至40℃,直至所述第二混合液呈蓝色;
将酮基叠氮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配制成酮基叠氮化合物溶液;
将酮基叠氮化合物溶液滴加至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恒温反应6-10小时,直至溶液呈深棕色;
抽滤烘干得到所述二恶唑溴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菲化合物包括1,2-苯并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苯并菲化合物为1,2-苯并菲时,所述苯并菲衍生物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苯并菲硼酸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硫氰芳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酮基叠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二恶唑溴化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6.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
空穴注入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
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上;
发光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所述发光层采用所述有机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上;
电子注入层,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
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电子注入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69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