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摄像头下的判别活体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15877.X | 申请日: | 201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0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史震云;袁培江;王轶;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摄像头 空间图像 人脸 人脸信息 归一化处理 活体检测 检测 神经网络构建 降噪处理 空间转换 判定结果 人脸照片 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纹理信息 拍摄 纹理 多颜色 活体 判定 存储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摄像头下的判别活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红外摄像头对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进行拍摄;S2、使用红外摄像头对待检测人的人脸及人脸周围的背景进行拍摄;S3、将人脸周围的背景与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进行对比,对人脸活体进行初步判定;S4、对人脸照片进行多颜色空间转换,并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空间图像;S5、对空间图像的纹理信息进行处理,对空间图像的纹理强度进行处理;S6、对空间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S7、将步骤S6中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多层次神经网络中,通过训练多层次神经网络构建人脸信息集;S8、将人脸信息集与系统所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S9、判定结果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摄像头下的判别活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解开手机锁、消费支付、门禁解锁与电子交易等等。其得益于人体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每个生物体都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生物特征,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人的生物特征进行计算,从而达到特征识别的目的。人的生理特征包含指纹、声音、掌纹和虹膜等,特别是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技术在市面上的发展较为成功。
但是人脸识别系统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系统漏洞主要包括视频回放攻击、特征伪装攻击与利用生物传感器攻击等等。人脸识别一旦失败,将会暴露用户的个人信息,给财产安全带去隐患。目前人脸识别中常遇到的攻击手段包括面具攻击、照片攻击与视频回放攻击等。因此如何设计中一种识别速度快同时又能避免非法分子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受外界攻击和干扰的基于红外摄像头下的判别活体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红外摄像头下的判别活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红外摄像头对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进行拍摄;
S2、使用红外摄像头对待检测人的人脸及人脸周围的背景进行拍摄;
S3、将步骤S2拍摄到的人脸周围的背景与步骤S1拍摄到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进行对比,对人脸活体进行初步判定;
S4、对人脸照片进行多颜色空间转换,在HSV、RGB颜色空间下对步骤S2拍摄的人脸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空间图像;
S5、使用WLD算法对空间图像的纹理信息进行处理,并使用LBP算法对空间图像的纹理强度进行处理;
S6、利用LPQ算法对空间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
S7、将步骤S6中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多层次神经网络中,通过训练多层次神经网络构建人脸信息集;
S8、将人脸信息集与系统所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
S9、判定结果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若步骤S2拍摄到的人脸周围的背景与步骤S1拍摄到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不一致,则直接将结果判定为伪装人脸攻击;若步骤S2拍摄到的人脸周围的背景与步骤S1拍摄到待检测人身后的背景一致,则开始执行步骤S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对步骤S2拍摄的人脸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其特征包括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5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加权稀疏表示分类的手写汉字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