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3350.3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连乐强;林剑;连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乐强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E03F5/10;E03F5/1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除 路面 积水 新型 雨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涉及市政交通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井体和井底,井体一侧设有蓄水箱和收集箱;固定槽内底部设有井盖,井盖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活动杆以及支撑板,第一固定管上设有第一过滤网;井底设有导管,导管上端设有圆锥块,圆锥块上设有第三过滤网;通孔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通过第一水管与蓄水箱连接;第二通道内设有平板,平板下端部分嵌入到收集箱内,平板上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下方设有收集斗,收集斗下方设有与蓄水箱连接的第二水管;井底设有与蓄水箱连接的第三水管,本发明具有防止雨水井堵塞而使得路面积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交通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井,其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
目前,道路中间较高,两端较低,当有降雨天气时,雨水流到路面的两侧。因此雨水井普遍也设置在道路的两端,并且两雨水井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
但是,道路两侧还是存在积水的情况,原因有三:(1)路面两侧通常种植有绿植,在平时常有树叶掉落,在降雨天气时,会随着雨水进入雨水井,导柱雨水井堵塞;(2)道路上有泥垢,会随着雨水进入到雨水井内;(3)路面上会有垃圾,会随着雨水进入雨水井。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导致雨水井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具有防止雨水井堵塞而使得路面积水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包括井体和井底,所述井体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井体一侧设置有蓄水箱和收集箱;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井盖底部设置有圆台型的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上开设有圆台型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端的开口大于下端的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管远离井盖的一端设置有圆台型的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开设有圆台型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上端与第一固定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孔上端的开口小于下端的开口;所述第二固定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底部朝向通孔内表面延伸有支撑板;所述井底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有导孔,所述导管远离井底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块,所述圆锥块朝向井底的一端开设有与导孔连通的圆锥槽,所述圆锥块上开设有连通圆锥槽的多个第三活动孔,所述第三活动孔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网;所述支撑板上端面、活动管外表面与排水孔内表面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与蓄水箱连接;所述排水孔内表面、支撑板下端面、活动管内表面以及导管外表面围合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上开设有供导管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平板倾斜设置,所述井体一侧开设有供平板穿设的定位孔,所述平板下端部分嵌入到收集箱内,所述平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平板远离井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滑槽的滑槽的滑孔,所述平板上开设有连通滑孔的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活动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下方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另一端与蓄水箱连接;所述圆锥块内表面与导管内表面围合形成有第三通道,所述井底设置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另一端与蓄水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垃圾等通过井盖上的排水孔进入到通孔内,雨水、垃圾等落到第一过滤网上或者第三过滤网上,落到第一过滤网上的雨水一部分通过第一过滤网进入到第一通道,并通过第一水管进入到蓄水箱内,另一部分将落到第一过滤网上的垃圾等进行冲刷,并使垃圾等落到第三过滤网上;落到第三过滤网上的雨水一部分通过进入到第三通道内,并沿着第三水管进入到蓄水箱内,另一部分的雨水将垃圾等冲刷进入第二通道内并落到平板上,另外雨水通过第二过滤网进入收集斗内,再通过第二水管进入蓄水箱内,而平板上的垃圾等因自身重力,以及雨水的冲刷进入到收集箱内,从而防止雨水井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乐强,未经连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