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3350.3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连乐强;林剑;连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乐强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E03F5/10;E03F5/1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除 路面 积水 新型 雨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包括井体(1)和井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上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底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井体(1)一侧设置有蓄水箱(3)和收集箱(4);所述固定槽(11)内设置有井盖(5),所述井盖(5)上开设有排水孔(51),所述井盖(5)底部设置有圆台型的第一固定管(52),所述第一固定管(52)上开设有圆台型的第一固定孔(521),所述第一固定孔(521)上端的开口大于下端的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管(5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活动孔(522),所述第一活动孔(522)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23);所述第一固定管(52)远离井盖(5)的一端设置有圆台型的第二固定管(53),所述第二固定管(53)开设有圆台型的第二固定孔(531),所述第二固定孔(531)上端与第一固定孔(521)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孔(531)上端的开口小于下端的开口;所述第二固定管(53)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管(54),所述活动管(54)底部朝向通孔(12)内表面延伸有支撑板(541);所述井底(2)设置有导管(21),所述导管(21)上开设有导孔(211),所述导管(21)远离井底(2)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块(22),所述圆锥块(22)朝向井底(2)的一端开设有与导孔(211)连通的圆锥槽(221),所述圆锥块(22)上开设有连通圆锥槽(221)的多个第三活动孔(222),所述第三活动孔(222)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网(223);所述支撑板(541)上端面、活动管(54)外表面与排水孔(51)内表面形成第一通道(543),所述支撑板(541)底部设置有第一水管(542),所述第一水管(542)另一端与蓄水箱(3)连接;所述排水孔(51)内表面、支撑板(541)下端面、活动管(54)内表面以及导管(21)外表面围合形成有第二通道(23),所述第二通道(23)内设置有平板(24),所述平板(24)上开设有供导管(21)穿过的安装孔(247),所述平板(24)倾斜设置,所述井体(1)一侧开设有供平板(24)穿设的定位孔,所述平板(24)下端部分嵌入到收集箱(4)内,所述平板(24)上开设有滑槽(245),所述平板(24)远离井体(1)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滑槽(245)的滑槽(245)的滑孔(246),所述平板(24)上开设有连通滑孔(246)的第二活动孔(241),所述第二活动孔(241)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42),所述第二过滤网(242)下方设置有收集斗(243),所述收集斗(243)下方设置有第二水管(244),所述第二水管(244)另一端与蓄水箱(3)连接;所述圆锥块(22)内表面与导管(21)内表面围合形成有第三通道,所述井底(2)设置有第三水管(26),所述第三水管(26)另一端与蓄水箱(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孔(522)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522)沿第一固定管(52)外表面周向阵列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块(22)上设置有对圆锥块(22)表面刮料的刮料机构(6);所述圆锥块(22)上开设有与圆锥块(22)同轴线的转孔(226),所述刮料机构(6)包括穿设于转孔(226)内的转杆(61)以及驱动转杆(61)转动的操作件(62),所述转杆(61)上端设置有转块(611),所述转块(61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料板(612),所述刮料板(612)下端与圆锥块(22)外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62)包括固定连接于转杆(61)底部的圆柱(621)以及滑设于导孔(211)内的滑板(622),所述圆柱(621)开设有环形腔(6211),所述圆柱(621)开设有连通环形腔(6211)的容置孔(6212),所述环形腔(6211)内绕设有固定绳(6213),所述固定绳(6213)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腔(6211)内,所述固定绳(6213)另一端穿设于容置孔(6212)且末端固定连接于滑板(622)上端,所述转杆(61)外套设有发条弹簧(613),所述发条弹簧(613)两端分别与圆锥块(22)和圆柱(62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乐强,未经连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3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