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2585.0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珊珊;姜润青;徐誉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6;G06F17/1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成对 优化 矩阵 分解 产品 推荐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公开了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及系统,获取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对产品进行聚类,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簇;将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映射为带权邻接矩阵;定义用户‑产品二分图,在用户‑产品二分图上运用随机游走算法对带权邻接矩阵进行填充,得到概率矩阵;基于产品被划分的簇,建立基于成对优化pairwise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对概率矩阵进行矩阵分解,以目标函数值最小为目标,得到分解后的矩阵和产品推荐列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产品个性化推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是目前最流行的推荐算法,因其对各个领域较强的兼容性和较为可观的推荐性能,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协同过滤算法有两个比较流行的研究方向:1、隐因子模型(Latent Factor Model)2、图模型(Graph-based Model)。隐因子模型的代表方法是矩阵分解,在推荐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是将用户的评分矩阵进行降维并重组,从而完成对未知评分的预测。图模型的代表方法是随机游走(Random Walk),随机游走算法是基于概率转移的推荐算法,旨在发现用户产品间的高次相似度。矩阵分解模型对数据的质量依赖性较高,在大规模数据集的精度表现较差;传统的随机游走算法在计算状态转移时仅仅考虑了用户-产品二分图中用户-产品顶点间的相关性却忽视了用户与用户间的相关性。
近来,一些学者将排序思想带入了推荐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于排序的推荐模型是基于pairwise模型的推荐算法,一种将偏序关系作为优化目标的方法,但是当前对pairwise的研究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时间复杂度高;2、结果可解释性差;3、忽视偏序关系的权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
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
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对产品进行聚类,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簇;
将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映射为带权邻接矩阵;
定义用户-产品二分图,在用户-产品二分图上运用随机游走算法对带权邻接矩阵进行填充,得到概率矩阵;
基于产品被划分的簇,建立基于成对优化pairwise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对概率矩阵进行矩阵分解,以目标函数值最小为目标,得到分解后的矩阵和产品推荐列表。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系统;
结合成对优化和矩阵分解的产品推荐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
聚类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对产品进行聚类,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簇;
映射模块,其被配置为将用户对产品的评分矩阵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矩阵,映射为带权邻接矩阵;
填充模块,其被配置为定义用户-产品二分图,在用户-产品二分图上运用随机游走算法对带权邻接矩阵进行填充,得到概率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