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11623.0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楠;骆强;张建东;胡广华;侯攀峰;刘朵;戴文斌;管玉见;倪晨;石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濮菏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结构 箱涵 钢板 连接构造 预留孔 钢制 节段 预制 涵洞 凸起结构 贴合板 孔位 围板 施工技术领域 不均匀沉降 技术效果 软土地基 依次连接 组合结构 包覆的 装配式 贯穿 钢棒 埋置 施工 抵抗 覆盖 | ||
1.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包括依次连接的各箱涵节段,其特征在于,每箱涵节段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1)和钢板接口(2),所述钢板接口(2)具有用于对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端面进行覆盖的贴合板(21)和用于对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端部周向进行包覆的围板(22);
所述贴合板(21)和/或围板(22)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10),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浇筑的过程中,通过将所述凸起结构(10)埋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实现对所述钢板接口(2)的固定;
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设置有贯穿长度方向的至少4个预留孔(7),所述钢板接口(2)上设置有与所述预留孔(7)对应的孔位,各箱涵节段间通过贯穿所述预留孔(7)和孔位间的钢棒(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21)上围绕所述箱涵节段的箱室设置有环状的止水槽(3),用于放置膨胀橡胶止水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7)的端部向内缩进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孔位周围与所述凹槽结构等轮廓凹陷,形成嵌设于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垫片槽口(12),用于放置对所述预留孔(7)进行密封的橡胶垫片(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21)的内环和/或外环边缘处设置有坡口结构,相连两所述箱涵节段间的坡口结构贴合后形成的环状槽体通过橡胶密封材料(11)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在其内部设置有连接槽(14),用于安装对所述钢棒(9)进行张拉的千斤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间的所述箱涵节段吊装至安装位置,并定位;
将第二个所述箱涵节段吊装至中间的所述箱涵节段的一侧,并通过预应力张拉或顶推的方式,使其与中间的所述箱涵节段实现拼接;
将第三个所述箱涵节段吊装至中间的所述箱涵节段的另一侧,同样通过预应力张拉或顶推的方式,使其与中间的所述箱涵节段实现拼接;
将所述钢棒(9)贯穿于三个箱涵节段的所述预留孔(7),通过张拉所述钢棒(9),实现三个箱涵节段的连接;
重复上述两端逐一拼接所述箱涵节段的步骤,并通过所述钢棒(9)连接各所述箱涵节段完成现场拼装;
将所述预留孔(7)进行灌浆密实,并对相邻两所述箱涵节段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涵洞钢制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节段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箱涵节段的具体尺寸;
根据所确定的尺寸对所述钢板接口(2)进行加工;
绑扎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的钢筋、固定所述PVC管(8)和所述钢板接口(2);
实现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1)的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濮菏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濮菏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6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