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酒的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7736.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松;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孙志一 |
地址: | 0642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莓酒 酿造工艺 分选 草莓 出罐 酿造 破碎 除菌板过滤 焦亚硫酸钾 装箱 低温破碎 发酵处理 灌装封口 过滤除渣 活化酵母 澄清板 发酵液 果胶酶 含糖量 除菌 酒质 贴标 杀菌 采摘 调配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草莓酒的酿造工艺,包括:(1)将新采摘的草莓进行分选,分选后的生青粒含量不大于2%;(2)将分选后的草莓进行低温破碎,并在破碎过程中添加焦亚硫酸钾和果胶酶;(3)在破碎后的草莓中添加活化酵母进行发酵处理;(4)待比重至996‑998,且含糖量不大于4g/L后进行分离出罐;(5)将分离出罐的发酵液进行过滤除渣,再将滤液依次进行澄清板、除菌板过滤;(6)将除菌后的滤液进行调配、杀菌、灌装封口、贴标装箱;上述酿造工艺能够更好地改善酿造的草莓酒的口感,并提高酿造的草莓酒的稳定性和草莓酒的酒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草莓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中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果酒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关于果酒的营养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为最多,果酒对人体的保健效果以有众多研究;草莓作为日常水果,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因而人们开发了以草莓为原料的酿造草莓酒,然而,现有草莓酒的酿造工艺酿造的草莓酒存在质量不稳定、酸味突出、酒质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草莓酒的酿造工艺,以解决现有酿造工艺酿造的草莓酒存在质量不稳定、酸味突出、酒质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草莓酒的酿造工艺,所述酿造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方法:
(1)将新采摘的草莓进行分选,分选后的生青粒含量不大于2%;
(2)将分选后的草莓进行低温破碎,并在破碎过程中添加焦亚硫酸钾和果胶酶;
(3)在破碎后的草莓中添加活化酵母进行发酵处理;
(4)待比重至996-998,且含糖量不大于4g/L后进行分离出罐;
(5)将分离出罐的发酵液进行过滤除渣,再将滤液依次进行澄清板、除菌板过滤;
(6)将除菌后的滤液进行调配、杀菌、灌装封口、贴标装箱。
本发明上述酿造工艺,通过对原料进行分选,能够更好地改善酿造的草莓酒的口感,并通过焦亚硫酸钾和果胶酶的添加,能够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加快酶解的速度,通过上述各步骤参数的限制,能够提高酿造的草莓酒的稳定性,并提高草莓酒的酒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草莓从采摘到破碎时间不大于4h。通过对温度以及时间的限定,能够避免草莓中各成分的分解或转化,提高酿造草莓酒的酒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焦亚硫酸钾的添加量与草莓质量比为(4-6)∶100000;果胶酶的添加量与草莓的质量比为(2-3)∶100000。通过上述参数的具体限定,能够更好的促进草莓中果胶的分解以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以便提高酿造草莓酒的口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活化酵母为活化的活化的葡萄酒酿造专用活性干酵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活化酵母的活化方法为将草莓汁调节至35-40℃,再按照0.4-0.6g/ml的添加量将葡萄酒酿造专用活性干酵母倒入草莓汁中,并搅拌均匀,静置25-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松;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李松;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