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及包含该基质的银黄滴丸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7611.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福;华杰;魏凯;吴建明;赵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47/10;A61K47/18;A61K47/12;A61K47/14;A61K47/42;A61K47/36;A61K36/355;A61K36/539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基质 包含 银黄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针对PEG用量受限及银黄滴丸在55℃易变软、粘连或融化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及包含该基质的银黄滴丸。所述滴丸基质包括质量比为3~4:1~2:1~2的亲水性基质、疏水性基质和天然辅料,滴丸中药物成分与滴丸基质的质量比为1:1~3。该包含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的银黄滴丸包括重量比为3~4:1的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含有本发明的滴丸基质的银黄滴丸具有缓释作用、热稳定性好,载药量大,药物释放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及包含该基质的银黄滴丸。
背景技术
滴丸剂系指原料药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球形或类球形的制剂。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目前常用的水溶性载体有聚乙二醇(PEG)类,他们的熔点较低,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能与多数药物配伍,使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其中。常用的非水溶性载体有硬脂酸、但硬脂酸甘油酯等,能够使药物缓慢释放。目前,多采用聚乙二醇类作为银黄滴丸的载体。但PEG的用量受到限制,制备的银黄滴丸在55℃的温度下10分钟便会变软、粘连或融化。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01537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葛根素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硬脂酸为疏水性基质,以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亲水性基质。该葛根素缓释滴丸能延缓释药,减少毒副作用。然而,该滴丸的载药量较小、耐热性较差,在55℃的温度下易变软、粘连或融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及包含该基质的银黄滴丸。该滴丸基质具有缓释作用、热稳定性好,载药量大。该银黄滴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药物释放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所述滴丸基质包括质量比为3~4:1~2:1~2的亲水性基质、疏水性基质和天然辅料,滴丸中药物成分与滴丸基质的质量比为1:1~3。
本发明的滴丸基质具有缓释作用、热稳定性好,载药量大。聚乙二醇类为目前最常用的滴丸剂基质,其服用上限为10mg/Kg.bw,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体重70Kg的人,其服用上限为700mg/天。由于,滴丸剂中滴丸基质占有很大的比例,加之其服用上限,导致滴丸剂见效慢。为了避免由于聚乙二醇类的熔点较低导致的滴丸剂热稳定性差的缺陷,本发明将疏水性基质与亲水性基质和天然辅料配合使用,增加其耐热性能和载药量。本发明的各组分基质间相互配合,具有缓释作用,药物的释放效率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亲水性基质为质量比为1:2:0.2~1的改性PEG6000、PEG10000和泊洛沙姆188。
本发明将聚乙二醇类和泊洛沙姆一同作为滴丸剂基质。泊洛沙姆能使肠蠕动变慢,使得药物在胃肠道中滞留时间增长,吸收增加,从而能提高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避免服药者产生严重的肠胃不适,本发明需严格控制泊洛沙姆的用量。虽然,聚乙烯吡咯烷酮也是常用的滴丸剂基质,但其熔点较高,若使用其作为银黄滴丸剂的基质,将会导致金银花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本发明的滴丸基质在肠胃内具有较高的释药效率,且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下稳定存在,方便其运输和储存。
由于PEG6000的耐热性较差,本发明对其进行改性,改性后的PEG6000与疏水性基质和天然填料的相容性好,与疏水性基质的配合提高了该滴丸基质的耐热性,与天然填料的配合,使得该疏水性基质具有较高的缓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